新街口物联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围棋入门基本知识 > 围棋百科 > 正文

目录

1,袁隆平有儿子吗?

袁隆平有儿子吗?

有的,有三个儿子。他的三个儿子都已长大成人;大儿子定安大专毕业后,在湖南种子公司工作;二儿子定江,湖南财经学院毕业后,在珠海市财政局就职;三儿子定阳,继承父业学农,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随父亲一道在湖南省农科院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爱人段美娟也是农业大学的毕业生。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出生,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2000年度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6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0年荣获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 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与此同时,袁隆平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2017年7月,任青岛海水稻学院首席教授。2017年9月,袁隆平宣布一项剔除水稻中重金属镉的新成果。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北京 出生日期 1930年9月7日 血型 A 毕业院校 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 祖籍 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 代表作品 《袁隆平论文集》《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论文集》、《杂交水稻育种栽培学》 主要贡献 袁隆平在国内率先开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在他撰写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中,提出了:“要想利用水稻杂种优势,首推利用雄性不孕性”。他的理论与研究实践是对经典遗传学理论的挑战,否定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观点,极大地丰富了作物遗传育种的理论和技术。 袁隆平解决了三系法杂交稻研究中的三大难题。一是提出用“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远缘杂交”的技术方案,终于找到了培育雄性不育系的有效途径,于1973年实现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配套。二是育成强优势的杂交水稻“南优2号”等一批组合,并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成为世界上第一位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三是突破了制种关,过去的研究认为,水稻异交率仅2.4%,杂种一代种子产量极低,离生产要求相距甚远;国际水稻所1971年开始研究,1973年放弃,原因也就是当时在该所没有人相信可以解决制种难题。而袁隆平领导的课题组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制种产量逐渐提高,现在高的已达亩产300公斤以上。 袁隆平提出了杂交水稻的育种发展战略,即方法上由三系到两系再到一系,程序越来越简单而效率越来越高;杂种优势水平上由品种间到亚种间再到远缘杂种优势利用,优势越来越强,促使杂交水稻一步一步向新的台阶迈进。这一思路已被国内外同行采用,并成为杂交水稻育种发展的指导思想。 袁隆平解决了两系法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难题。如1989年在两系法研究遇到重大挫折的时候,他提出了选育实用光温敏核不育系导致不育的起点温度指标和选育的技术策略,使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走出了低谷。后来又研究并提出了核心种子生产程序和冷水串灌繁殖等重大技术,使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最终取得成功并推广应用。他1987年起担任“863”项目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专题责任专家,主持全国性协作攻关。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成功,两系杂交稻比同熟期 三系杂交稻增产5%~10%。 他设计出了以高冠层、矮穗层和中大穗为特征的超高产株型模式和培育超级杂交稻的技术路线,并在超级杂交稻研究方面连续取得重大进展。1997年,袁隆平又开展超级杂交稻研究。已于2000年、2004年、2012年分别实现中国超级稻百亩示范片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的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目标。2013年,他启动了百亩示范片亩产1000公斤的超级杂交稻第四期目标攻关,计划到2020年前实现目标。同时实施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促进科技成果的生产应用。自2007年以来取得巨大的增产、增收效应,全国已有7个省市实施,其中湖南省全省参加的县(市、区)由20个增加至2012年50个,面积达882万亩。截至2012年,累计示范推广面积2000多万亩,增产20多亿公斤,为粮食持续稳定增产做出了新的贡献。

2,袁隆平资料

袁隆平 Yuan Longping (1930.9.7 -) 出生于北平,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1985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1987年任863计划两系杂交稻专题的责任专家,1995年研制成功两系杂交水稻,1997年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2000年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一期目标,2004年提前一年实现了超级稻第二期目标。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11项国际大奖。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的故事
少年袁隆平
袁隆平的童年,处在社会急剧动荡的年代,磨难伴随着他的成长.
袁隆平足迹江西德安。祖父袁盛鉴在孙中山领导的民国时期曾做过广东琼崖行政长官秘书长、文昌县县长等职。父亲袁兴列做过县高等小学校长、督学,后就读于南京东南大学中文系,抗战爆发后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曾任南京政府侨务科长。
1930年9月1日,袁隆平出生在北平协和医院。在兄弟五个中排行老二,故取名二毛。因其属马,大家又称它为小马驹。
童年的小马驹有着很多的调皮故事。在家人眼里,这匹小马驹长的不太顺眼,有时还显得笨手笨脚。要他拿碗,碗被摔坏;要他取杯子,杯子掉地上;穿的长袍不是被扯破就是烧一个窟窿。可是他爱动脑筋,对新奇事物总想体验一下,结果闯了不少的祸。
袁隆平的童年所处的20世纪30年代日寇的铁蹄正践踏中国。他随着父母四处迁徙,先后辗转于北京、重庆、南京、武汉.逃难中饱尝艰辛,看到携家带口的人群,目睹横尸遍地的街巷,无数悲惨的景象冲击着他幼小的心灵。磨难和山河破碎的残酷现实使他或多或少懂得了旧中国苦难的原因。激发了他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志向。
少年的袁隆平一直学业优异,志趣高远,爱好广泛,喜欢提问。在数学课上,老师讲到:正数相乘得正数,负数相乘也得正数。袁隆平觉得蹊跷。于是他向老师发问:老师,为什么负数乘负数还得正数?在50年后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和另一为获奖者数学家吴文俊交谈时,袁隆平说:数学是科学之母,我初中时向老师提问为什么负负得正,直到现在我还是弄不清楚。
1943年,袁隆平转学到博学中学。在那里学习,生活了四年.期间生活是相当艰苦的,吃的是杂粮饭,点的是桐油灯,一两个星期才能打一次“牙祭”。但学习还是紧张而有规律的,早上6点钟起床,10分钟后就得洗漱完毕在操场集合做操,这无疑养成了他干事利索,遵守时间的作风。
博学中学一直强调的是英语的教育,幸好袁隆平童年时受到了好的家庭教育。 父亲教他国文,母亲启蒙了他英文。使他对英语有着浓厚的兴趣。正如袁隆平自己说的:“我现在之所以能在各种国际活动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主要是母校给我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书本中少年的袁隆平读到了爱因斯坦的故事,接触了他的理论。“当我从只当我知道爱因斯坦这个名字之日时,就非常崇拜他,我崇拜他那超乎寻常的思想方法和大胆创新的胆略”爱因斯坦的创新精神对袁隆平后来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工作产生了极大影响。
袁隆平在学习上成绩优异,在同学中间更是一个活跃分子。他喜欢各种体育活动,学会了跳踢踏舞,这种爱好一直保留到现在。但是他最喜爱的还是游泳。袁隆平的游泳技术还是在童年时练就的。
那是1937年,他随父母从汉口逃难到湖南省桃源县。在乘船过沅江时,不慎落入滔滔河水幸亏一位船工及时相救,才捡回性命。7岁的他决心向船工那样学会“划水”,也能在水里救人。从那时起就苦练游泳,还不到十岁就斗胆去横渡长江,令同学和老师瞠目结舌。
1947年,湖北省举行游泳比赛,袁隆平由于个头小,没有被选中。不服气的他,在参赛那天,坐在参赛同学的自行车后面进入了赛场,体育老师发现他热情很高,才勉强答应让他去试一试。结果,他出人意料的获得了汉口赛区男子100米和400米自由泳第一名。而其他同学无一入选。不久在湖北省利的比赛中又夺得了男子自由泳的两块银牌。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袁隆平很喜欢毛主席的这句诗。无论是在湘辉农校,还是在海南的试验田,还是在研究所里。他都会泅渡沅水、搏击海浪、或者在泳池里一展身手。这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塑就了他百折不挠,勇于搏击的个性。
1948年,袁隆平随全家迁往南京,就读于南京中央大学附中学习。高中毕业,他面临着升大学的选择。父亲劝他报考南京的名牌大学,将来出人头地。袁隆平却另有打算。动荡流离的童年,形成了他强烈的爱国爱民之情。天性热爱自然的他立志学农报国。倔强的袁隆平最终说服了家人,1949年他顺利考入重庆湘辉农学院(西南农学院的前身)。
大学期间,袁隆平主修专业是遗传育种学。这一选择决定了袁隆平的人生轨迹;这一选择使他的人生丰富而具有传奇色彩,中国也因而出现了一位蜚声世界的科学家。

我眼中的袁隆平
■辛业芸
四年前的一天,我忐忑不安地走进他的办公室,我的敬畏感是不言而喻的:袁隆平,这可是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呀!谁知只与袁先生交谈了几句,我的情绪便放松了许多,他亲切随和,没有架子,并勉励我好好工作。随着我对他愈是熟悉,我感到其人其事是多么地引人入胜、感人至深。我觉得他是一个很奇特的人。
他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从小家境尚可,虽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却一直读书受教育,前后辗转了北京、重庆、武汉、南京。母亲启蒙了他的英语,后上过教会学校,因此会说一口流利地道的英语。生长于大城市,偏偏选择了学农、从农。1964年他翻开了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第一页,“文革”中他被险些划为“牛鬼蛇神”,却神奇地由于国家科委一纸公函而免遭批斗……
他是个没有私心的人。70年代,他曾把自己研究小组发现的“野稗”材料毫无保留地分送给全国18个研究单位,从而加快了协作攻关的步伐,使三系配套得以很快实现;他将所获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十几万元奖金全部捐献出来,设立奖励基金,奖给有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他还把每年与美国水稻技术公司合作所得到的顾问费用作所长基金,捐资共计近100万元,资助科研人员特别是具有潜力的年轻人开展项目研究;国际上多家机构和组织高薪聘请他出国工作,可他婉言谢绝了。他说名和利是包袱。
他是一个时有灵感顿悟的人。他认为:灵感在科学研究中与在艺术创作中一样,具有几乎相等的重要作用。灵感是知识、经验、追求和思索综合在一起的升华产物……因此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切勿放过思想火花。他善于创造性思维,把握灵感带来的机遇。他研究杂交水稻源自灵感,1961年,他发现鹤立鸡群的稻株,虽来年把收集的种子种下后结果令人失望,但他却从中悟出了“天然杂交稻”,并认为既然自然界存在,那么靠人工也能培育出杂交稻,从而选定杂交水稻的研究课题。他又一次用灵感将杂交水稻的选育领进超高产研究的前沿阵地是1997年,他到江苏考察两系杂交稻,在观察一丘亚种间杂交稻时突然灵机一动,梦寐以求的超高产杂交水稻形态模式有了!于是,他精心设计出以高冠层、矮穗层、高度抗倒为特点的形态模式,并制定了把优良的株叶形与强大的亚种间杂种优势有机结合的培育超级杂交稻的技术路线。这一独创性理论对研究工作起到非常大的指导作用,现已取得重大进展,选育的苗头组合1999年在江苏、湖南多点示范,其中有14个百亩片和1个千亩片,平均亩产都超过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的产量指标(一季中稻亩产700公斤)。在云南永胜还创造了亩产高达1138公斤纪录。他预计在1-2年内超级杂交稻就能研究成功,
并逐步投入生产应用,这即将为进一步大幅度提高我国水稻的产量作出新的贡献。
他是一位乐观开朗、敏捷活跃的人。接触过他的人都知道他不给人刻板学究之感。他风趣幽默,语言生动,今年四月他在菲律宾国际水稻所召开的国际会议上,他用成语“如虎添翼”形容中国的超级杂交稻,后来外国专家们都兴致勃勃地向他祝酒“tigerwithwings”。他不仅满腹经纶,还有满脑子的故事和笑话,所有的经历与故事一经他叙述,总是绘声绘色,惟妙惟肖,所以年轻人爱和他开玩笑,他也永远拥有一颗年轻的心。他喜欢音乐,听到好听的歌曲,他便和着唱,高兴起来他还用小提琴拉一曲;他爱看书,喜欢逛书店,最爱买英文
小说,他对天文、地理也兴趣盎然;他还钟爱摩托车,前前后后买了八、九上十部摩托车了,美其名曰: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游泳是他的长项,他在水中速度之快、时间之长,许多年轻人都难以匹敌;有时他下下象棋、打打麻将,以轻松轻松脑筋;他还在单位举行的联欢会表演过踢踏舞……
袁隆平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他在我心目中可亲可敬。

袁隆平传
http://www.my285.com/zj/zgxd/ylpz/index.htm

3,袁隆平的生平简介150字

哈喽,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语,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精彩资讯分享给你。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袁隆平作为杂交水稻之父,用哪些简洁的话语可以概括他的经历? 下面我们来具体说一下。 袁隆平,男,1930年9月7日农历庚午年七月十五日 生于北平(今北京),汉族,江西省德安县人,无党派人士,现在居住在湖南长沙。他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袁先生现任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作技术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湖南农业厅下属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九江学院名誉教授、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湖南省科协副主席和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从1964年开始,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种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袁隆平的杂交稻研究,在中国国内是具有开创性的,但是世界上首次成功的水稻杂交是由美国人Henry hank Beachell在1963年于印度尼西亚完成的,1966年在IRRI,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培育出奇迹稻IR8,袁隆平的杂交稻研究,在中国国内是具有开创性的。 袁隆平院士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是当代神农。50多年来,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不懈探索,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

4,袁隆平爷爷的简介

1、袁隆平,男,1930年9月7日农历庚午年七月十五日 生于北平(今北京),汉族,江西省德安县人,无党派人士,现在居住在湖南长沙。他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2、袁先生生平任于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作技术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湖南农业厅下属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九江学院名誉教授、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湖南省科协副主席和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3、从1964年开始,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种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袁隆平的杂交稻研究,在中国国内是具有开创性的,但是世界上首次成功的水稻杂交是由美国人Henry hank Beachell在1963年于印度尼西亚完成的,1966年在IRRI,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培育出奇迹稻IR8,袁隆平的杂交稻研究,在中国国内是具有开创性的。 4、袁隆平院士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是当代神农。50多年来,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不懈探索,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

5,袁隆平爷爷的资料

袁隆平,男, 1930年 9月出生于北京,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 1980-1981年赴美任国际水稻研究所技术指导。 1982年任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 1991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 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71年至今任湖南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并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院士是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与推广方面。
袁隆平,作物育种专家。1930年9月7日出生,江西德安人。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1964年开始从事杂交水稻研究。最先发现水稻雄性不育株。提出:”水稻具有杂种优势现象”、”要利用水稻杂种优势,首推利用雄性不育性”。攻克了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选育难关,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率先育成第一个实用的水稻雄性不育系和第一个强优组合。攻克了杂交水稻制种与高产的关键技术,从而使杂交水稻得以在大面积生产中应用。成功解决杂交早稻”优而不早,早而不优”的技术难关,实现早、晚双季杂交稻的配套,促成我国杂交稻的第二次大发展,形成一个多类型,多熟期,早、中晚组合全面配套的新格局。在以他为主的指导下,两系法杂交稻研究基本成功并投入生产应用。超级杂交稻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等8项国际奖。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http://www.cxqsng.com.cn/html/bkjzx/bkrwxzView/2006040759685_2.html

6,关于袁隆平的资料

生平
袁隆平(20张) 袁隆平,男,1930年9月7日农历庚午年七月十五日 生于北平(今北京),汉族,江西省德安县人,无党派人士,现在居住在湖南长沙。他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现年81岁。
职称
袁先生现任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作技术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湖南农业厅下属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九江学院名誉教授、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湖南省科协副主席和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成就
从1964年开始,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种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袁隆平的杂交稻研究,在中国国内是具有开创性的,但是世界上首次成功的水稻杂交是由美国人Henry hank Beachell在1963年于印度尼西亚完成的,1966年在IRRI,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培育出奇迹稻IR8。}——请支持者列出引用证明。)袁隆平的杂交稻研究,在中国国内是具有开创性的,不过并非世界首创,日本新城长友在1965年得到粳稻的三系配套,但未能用于生产。
1980-1981年,袁隆平赴美任国际水稻研究所技术指导。1982年任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1985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1987年任863计划两系杂交水稻专题的责任专家。1991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研制成功两系杂交水稻,1997年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2000年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一期目标,2004年提前一年实现了超级稻第二期目标。
从1971年至今,他任湖南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并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他先后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
荣誉
他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11项国际大奖,并在2006年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2010年4月,荣登“2010中国心灵富豪榜首富榜”。
更多的介绍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