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桑榆暮景”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
释义 夕阳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指傍晚。比喻晚年的时光。 出处 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 示例 教子攻书志未酬,~且淹留。(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一折)汉 刘安《淮南子》:“日西垂景在树端,谓之桑榆。” 示例 从这点上可以想象老年有着怎样的桑榆暮景 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比喻垂老之年。
2,“忝列门墙,裏足不前,桑榆暮景,一呼百应”这四个成语意思是什么?
忝列门墙:谦辞,表示自己愧在师门。 裏足不前:好像脚被缠住了一样,不能前进。形容有所顾虑而止步不敢向前。 桑榆暮景:夕阳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指傍晚。比喻晚年的时光。 一呼百应:一个人呼喊,马上有很多人响应。 1、忝列门墙: 【读音】tiǎn liè mén qiáng【解释】谦辞,表示自己愧在师门。只能用于第一人称。一般指仍在老师门下。忝,有愧。“忝”便是自己位列其中会让余者蒙羞。该词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他人。 2、裏足不前: 【读音】guǒ zú bù qián【解释】裹足:包缠住脚。好像脚被缠住了一样,不能前进。形容有所顾虑而止步不敢向前。【出处】战国·秦·李斯《谏逐客书》:“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示例】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29章:“我们不能做有名无实的党员,不能总在困难面前裹足不前。” 3、桑榆暮景: 【读音】sāng yú mù jǐng【解释】夕阳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指傍晚。比喻晚年的时光。【出自】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示例】教子攻书志未酬,~且淹留。 ◎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一折【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垂老之年 4、一呼百应: 【读音】yī hū bǎi yìng【解释】:一个人呼喊,马上有很多人响应。【出自】: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五卷:“当前快意,一呼再诺者,人隶也。”【示例】:农会会员漫山遍野,梭镖短棍~,土匪无处藏踪。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3,含有暮年的成语。急用
暮年是指老年晚年的意思,50岁之后退休,一般拿夕阳,落日形容人生已过一大半,萧条丧失能力。 垂暮之年、迟暮之年、残年暮景、年衰岁暮、年华垂暮、垂暮之年、年华垂暮、残年暮景、旦暮入地 拓展阅读: 关于暮年的经典诗句《龟虽寿》 作者: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形容暮年的成语、词语、诗句
归正守丘 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出处:《礼记·檀弓上》:“狐死正丘首,仁也。” 狐死首丘 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出处:战国·楚·屈原《九章·涉江》:“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礼记·檀弓上》:“狐死正丘首,仁也。” 首丘之情 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出处:战国楚·屈原《九章·涉江》:“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礼记·檀弓上》:“狐死正丘首,仁也。”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烈士:缉碃光度叱道癸权含护志向远大的英雄。已:停止,衰减。英雄到了晚年,壮志雄心并不衰减。 出处: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