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街口物联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围棋入门基本知识 > 围棋百科 > 正文

目录

1,李嘉诚出生年月日?

李嘉诚出生年月日?

姓名:李嘉诚
(LI
Ka-shing)
  
出生日期:1928年7月29日
  
出生地点:潮州市北门街面线巷五号的祖家
  
星座:狮子座
  
生肖:龙
  
籍贯:广东潮安
  
家庭状况:
  
父亲李云经,母亲庄碧琴
  
弟弟李嘉昭,已故,妹妹李素华
  已婚,妻子庄月明,跟李嘉诚诞下两子:长子李泽钜,已婚,妻子王富信,诞下一女李燕宁;幼子李泽楷

2,李嘉诚最大的无奈,不是没娶到新任妻子。你知道真相是什么?

在当今快节奏的环境中,人们都有自己的小目标,从而造成了贫富分化。贫穷赚钱,财富花钱。 在当今社会,富人也是世界上最有权力的人。今天我们来谈谈不知道的人,没有人不知道。他就是李嘉诚。一提到李嘉诚,人们马上就会感兴趣。他是中国前首富。 人们总是看到自己的长处。谁会理解你的不幸,却只看他辉煌的日子?说到李嘉诚,大多数人只知道他很有钱,但这只是冰山一角,谁知道李嘉诚的过去呢?李嘉诚也是一个白手起家的人,他年轻的时候很穷。谁能想到,在茫茫风光中,李嘉诚也做过推销员,更别说买车买房,连吃饭都是上最后一餐。 李嘉诚的成功绝不是简单的成功只是一个词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不仅需要自己的努力,还需要一定的机会。当时的李嘉诚也是靠自己的努力和机遇才取得今天的成就,李嘉诚靠自己的钱和叔叔的资金支持成功开了第一家工厂——长江塑料厂,依靠这家工厂,取得了第一个成功,挣到了可观的收入。 商人,他们都有自己的眼光,而且手稳、准、狠。带着李嘉诚的远见,他在30岁的时候走上了房地产之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市场日益完善,香港房地产市场也成为主导产业。李嘉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质的飞跃,这无疑与他的远见有关。 在电信业和其他行业取得成功后,李嘉诚成为中国首富。李嘉诚的成功不是偶然的,除此之外,还有这样的好习惯。李嘉诚必须在晚上睡觉前半小时阅读新书,了解前沿的思想、理论和科技。据他说,除了小说,他还阅读文学、历史、哲学、科技和经济方面的书籍。 李嘉诚真是令人钦佩!(二)世界上到处都是无助的人世界上的一切都有一定的秩序,同时又是矛盾的。就像白天必有黑夜一样。每个人都有无奈,穷人有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无奈,富人也有他的无奈。前中国首富李嘉诚也不例外。 第一:李嘉诚没有新的“战友”李嘉诚今年92岁,他的第一任妻子庄月明也在几年前突发疾病去世。应该说,李嘉诚那么有钱,身边的女人自然不会少,而是后来一直没有再婚,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个没有女主人的家一定很孤独。当时李嘉诚才60多岁,无论如何都要有女人照顾他的日常生活。但是他没有继续弦,给他的家人带来了很多的怀疑,他没有遇到对吗?不,它不是。当时,李嘉诚也遇到了一位知心朋友。周凯旋不仅年轻,而且很能干,还一直维持着红颜知己这一层关系,没有戳穿这一层关系,一起过日子。 经过仔细考虑,相信大家都能看出,李嘉诚并不想嫁给周凯旋,只是期间的事情太多了。李嘉诚当年不仅得到了银行家的帮助,现在也要依靠银行家的帮助,这种帮助中夹杂着对已故妻子的尊重,甚至引发了家族之间的利益纠纷。

3,为什么说李嘉诚最大的“无奈”,不是没娶新老婆,而是错过了千亿儿媳?

每个人都有遗憾。穷人羡慕富人的财富,富人羡慕穷人的安逸。一个人一生会做出很多选择,即使是香港首富李嘉诚也不例外。 而李嘉诚最大的无奈,不是没有娶到新任媳妇,而是错过坐拥千亿的儿媳妇。大家都知道李嘉诚有两个儿子,长子是李泽钜,次子是李泽楷。 梁洛施1988年,梁洛施出生在澳门的一个贫困家庭。她父亲去世后,她把她留给了母亲和一个妹妹。梁洛施从小就有一个明星梦。他12岁进入娱乐圈,短短四年就在娱乐圈站稳了脚跟。2005年,梁洛施迎来了职业生涯的巅峰,并于2007年结识了李泽楷。 梁洛施为李泽楷生了三个儿子,也让渴望孙子的李嘉诚非常开心。不幸的是,李泽楷从未给梁洛施起名字,最后他们分道扬镳了。后来,梁洛施带着三个儿子来到加拿大定居,李嘉诚见孙子的机会越来越少。现在,李嘉诚92岁了。他最大的愿望不是有多少钱,而是一年见几次孙子。 不得不说,不见孙子已经成为李嘉诚的一大无奈。李嘉诚的另一个无奈是没有娶周凯旋。很多人都知道李嘉诚的原配妻子庄月明其实是李嘉诚的堂妹。李嘉诚的叔叔庄静安,帮助李嘉诚走出困境,但后来成为李嘉诚的岳父。 事实上,李嘉诚最大的无奈不是他没有娶周凯旋,而是他错过了一个拥有数十亿资产的儿媳妇。众所周知,长子李泽钜的妻子是王富信,他们为李嘉诚生了三个孙女和一个孙子。但是,李嘉诚一直有心脏病,就是他的二儿子李泽楷没有娶杨敏德。 不经历风雨是看不到彩虹的不经历风雨是看不到彩虹的。当然,李嘉诚也不例外。李嘉诚一生跌宕起伏。李嘉诚出生在战争时期,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可以说李嘉诚是从战争中走出来的。他年轻的时候家里有父亲可以撑起大梁,但是少年不多。他父亲因病去世。 作为家里的长子,李嘉诚很早就去社会上谋生了。后来,他和父母一起搬到香港,住在我叔叔家。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必须要有一技之长,然后李嘉诚就去学修表了。通过修理手表,李嘉诚省了一些钱。 然后他创办了香港长江实业公司。李嘉诚在香港的成功,全靠表妹庄月明。庄月明是李嘉诚叔叔的掌上明珠。当时李嘉诚去投靠了他叔叔家。庄月明没有太穷,嫉妒财富,而是帮助李嘉诚熟悉香港的风俗。也是在那个时候,两个人之间的爱情种子慢慢在彼此心中蔓延。后来李嘉诚娶了庄月明,但庄月明在1990年离开了李嘉诚。 当时李嘉诚才60出头。当时李嘉诚也是香港很多名媛的猎取对象,但是有一个叫周凯旋的女人。所有人都知道,李嘉禾与庄家的关系是不能分开的,所以在他心爱的妻子去世后,为了维持庄家与李氏家族的关系,也为了尊重他已故的妻子,一直被视为红颜知己。 事实上,李嘉诚最大的无奈不是没有娶到周凯旋,而是错过了一个拥有数十亿资产的儿媳妇,也就是他的二儿子李泽楷没有娶到杨敏德。是上海纺织大王杨的女儿,是香港首富李嘉诚之子。两人可谓天作之合,两人的联姻,上一层楼就能让李嘉诚发财。而且,杨敏德在家里不是娇生惯养的淑女,能力也很强。她也是一个超级学霸,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麻省理工硕士。 他还发展他父亲的公司现在他还发展他父亲的公司,集团每天的运营收入可以达到几十亿。但后来杨敏德嫁给了潘迪生,现在潘迪生已经积累了数百亿的净资产。可惜李泽楷从小叛逆,父母越逼他,他越反对。最后,李嘉诚忍不住看着几千亿的媳妇离开她。现在,杨敏德和潘迪生已经离婚,李泽楷仍然没有结婚,但他们的关系仍然很好。 试想一下,如果嫁给了,李嘉诚的财富可能就靠上一层楼,而杨元龙的集团则受益匪浅。这可能是李嘉诚最大的无奈吧!

4,谁知道李嘉诚的创业史?

李嘉诚 统领长江实业、和黄集团、香港电灯、长江基建等集团公司,全球华人首富,全世界华人最成功的企业家。十四岁投身商界,22岁正式创业,半个世纪的奋斗始终以"超越"为主题:从超越平凡起跑;为超越对手努力;达到巅峰,超越巅峰;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于是世人称之为"超人"。李嘉诚不仅是创业精英、商界巨头,而且在其创业发展路上,并购多家公司。可以说,李创业之路就是一条并购之路,其创业和壮大与兼并和收购其它公司企业分不开。李嘉诚的并购之路同其人生经历、创业经历一样倍受世人关注。
艰辛与成功的创业经历

1928年7月29日,李嘉诚先生诞生于广东省潮州潮安县。1940年,随父母到香港定居。1943年冬其父辞世,至此少年李嘉诚开始了学徒、工人、塑胶厂推销员的生活。 1948年,20岁的他就开始在新蒲岗担任了一家塑胶厂的业务经理、总经理。1950年,在筲箕湾创立了长江塑胶厂。1957年,在北角创立了长江工业有限公司,发展塑胶花、玩具生产等。1958年,1960年先后在北角、柴湾建造了两座工业大厦。 1972年9月31日,李嘉诚创建了长江实业有限公司,11月1日,"长实"股票在香港证券交易所、远东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并相继在伦敦(1973年)、加拿大的温哥华(1974年6月)挂牌上市。1974年5月,与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联组恰东财务有限公司。

1985年5月15日,李嘉诚出任汇丰银行董事局非执行副董事长。1986年,长实集团名列香港十大财团首富,李嘉诚旗下四大公司上市值占香港上市总值13.57%。1990年4月7日,李嘉诚旗下的"和黄"与"中信"、英国大东电报局合作投资的"亚洲卫星一号",由中国"长征3号"运载火箭,成功地送入东南亚上空的同步轨道。到1991年间,"长实"系财团已发展成为有重要国际地位和重大影响的跨国多元化企业集团,拥有1200多亿港元资产,比1986年增加两倍半。

"超人"美誉与并购经历

叱咤香江,纵横海外,李嘉诚这个神奇的名字,今天已是'成功'与'奇迹'的代名词:他统领着长江实业、和黄集团、香港电灯、长江基建等四家上市公司,业务遍及各行各业,如地产、港口货运、超级市场、基建、电讯、酒店、保险、水泥、电力、网络等等,形成一个逾万亿资产的跨国企业帝国。而李嘉诚本人也荣列世界富豪榜第10位,成为有史以来华人最杰出的企业家之一。这一切,使他赢得了'超人'的美誉。

纵观李嘉诚传奇的商旅生涯,他最为成功之处是善于审时度势、运筹帷幄。李嘉诚十四岁投身商界,22岁正式创业,半个世纪的奋斗皆以'超越'为主题:从超越平凡起跑;为超越对手努力;达到巅峰,超越巅峰;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于是人们称之为"超人"。

而其企业发展壮大与其兼并和收购其它公司有关。1974年4月,成功收购美资永高公司,接手经营香港希尔顿大酒店和印尼巴厘岛的凯悦酒店,并相继购入虎豹别墅及其他多项地皮、物业。1978年9月5日,李嘉诚从汇丰银行承接了"黄埔"公司9000万股股票,同年,还收购了英资青洲英坭有限公司,出任该公司董事局主席。1979年7月,"长实"与中资侨光公司联组宜宾地产有限公司,取得沙田铁路维修站上盖发展权,并成立中国(香港)水泥厂(1982年投产)。是年9月25日,"长实"赢得和记黄埔公司控股权,并于10月15日出任"和黄"执行董事。1981年1月1日,李嘉诚出任"和黄"公司董事局主席。1997年与"首钢"联手收购香港东荣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收购北京长城饭店等七家大酒店,拥有51%的股权。1985年,购入加拿大温哥华世界博览会商业中心,斥资百亿港元,兴建规模庞大的商住住宅群。

经过不断发展壮大,李嘉诚旗下的"长实"集团及其附属公司,现已发展成为在香港以至世界具有领导地位的地产、国际集装箱货柜码头业和投资发展的举足轻重的集团公司。市值已超过2700亿港元。业务经营范围包括地产发展、金融、贸易、货柜码头、运输业、能源、电力、通讯、卫星广播、酒店业、零售业等。

5,谁能告诉我李嘉诚的成为首富~人生历程!~

  李嘉诚艰辛与成功的创业经历

  李嘉诚统领长江实业、和黄集团、香港电灯、长江基建等集团公司,全球华人首富,全世界华人最成功的企业家。十四岁投身商界,22岁正式创业,半个世纪的奋斗始终以"超越"为主题:从超越平凡起跑;为超越对手努力;达到巅峰,超越巅峰;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于是世人称之为"超人"。李嘉诚不仅是创业精英、商界巨头,而且在其创业发展路上,并购多家公司。可以说,李创业之路就是一条并购之路,其创业和壮大与兼并和收购其它公司企业分不开。李嘉诚的并购之路同其人生经历、创业经历一样倍受世人关注。
  艰辛与成功的创业经历

  1928年7月29日,李嘉诚先生诞生于广东省潮州潮安县。1940年,随父母到香港定居。1943年冬其父辞世,至此少年李嘉诚开始了学徒、工人、塑胶厂推销员的生活。 1948年,20岁的他就开始在新蒲岗担任了一家塑胶厂的业务经理、总经理。1950年,在筲箕湾创立了长江塑胶厂。1957年,在北角创立了长江工业有限公司,发展塑胶花、玩具生产等。1958年,1960年先后在北角、柴湾建造了两座工业大厦。 1972年9月31日,李嘉诚创建了长江实业有限公司,11月1日,"长实"股票在香港证券交易所、远东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并相继在伦敦(1973年)、加拿大的温哥华(1974年6月)挂牌上市。1974年5月,与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联组恰东财务有限公司。

  1985年5月15日,李嘉诚出任汇丰银行董事局非执行副董事长。1986年,长实集团名列香港十大财团首富,李嘉诚旗下四大公司上市值占香港上市总值13.57%。1990年4月7日,李嘉诚旗下的"和黄"与"中信"、英国大东电报局合作投资的"亚洲卫星一号",由中国"长征3号"运载火箭,成功地送入东南亚上空的同步轨道。到1991年间,"长实"系财团已发展成为有重要国际地位和重大影响的跨国多元化企业集团,拥有1200多亿港元资产,比 1986年增加两倍半。

  附件
  1940 年日军侵华,李嘉诚随父母从家乡潮州逃难到香港,当时他才14岁。李嘉诚的父亲本为教师,到香港后一时找不到工作,举家投靠家境颇为富裕的舅父庄静庵。可是不久父亲就患上了严重的肺病,临终时,他没有交代什么遗言,反而问李嘉诚有什么愿望。李嘉诚当即承诺:“日后一定会令家人有好日子过。”

  父亲病逝后,作为长子的李嘉诚为养家糊口放弃学业,去一家钟表公司打工,之后又到一家塑胶厂当推销员。李嘉诚深知,要想成为一个出色的推销员,首要是勤奋,其次是头脑灵活。在日后的推销生涯中,李嘉诚便充分发挥了这等“窍门”。当其他同事每天只工作8小时的时候,李嘉诚就工作16个小时,天天如是。李嘉诚对“打工”的看法是:“对自己的分内工作,我绝对全情投入。从不把它视为赚钱糊口,向老板交差了事,而是将之当作是自己的事业。”就这样,李嘉诚只花了一年时间,业绩便超越其他六位同事,成为全厂营业额最高的推销员。他当时的销售成绩,是第二名的7倍。18岁的他受到老板的赏识,被擢升为部门经理。一年后,他当上了销售公司总经理。李嘉诚的快速擢升还有一段插曲:他在厂里当销售员时,再忙也要到夜校进修。他在会考合格后打算去读大学,老板为挽留这个人才,便索性把他提升到总经理的岗位上了。

  “长江”最初的风波

  经过这短短一役,李嘉诚开始估量自己的实力,他相信若自立门户,成绩可能更好。1950年,22岁的李嘉诚终于辞去总经理一职,尝试创业。当时,李嘉诚的资金十分有限,两年多来的积蓄仅有7000港元,实不足以设厂。他向叔父李奕及堂弟李澍霖借了4万多元,再加上自己的积蓄,总共五万余港元资本,在港岛的皇后大道西,开设了一家生产塑胶玩具及家庭用品的工厂,并取荀子《劝学篇》中“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之意,将厂名定为“长江”。

  起初,李嘉诚只知不停地接订单及出货,忽略了质量控制,致使产品愈来愈粗劣。结果不是延误了交货时间,就是引起退货并要赔偿,工厂收入顿时急跌。加上原料商纷纷上门要求结账还钱,银行又不断催还贷款, “长江”被逼到破产的边缘。这使李嘉诚明白自己实在是操之过急,低估了当老板的风险。


  如何才能挽救绝境中的长江塑胶厂?李嘉诚靠的还是“信义”二字——与客户有信,与员工有义。他召集员工大会,坦言自己在经营上的失误,衷心向留在厂里的所有员工道歉,同时还保证,一旦工厂可以度过这段非常时期,随时欢迎被辞退的工人回来上班。之后,李嘉诚穿梭于众多银行、原料供应商及客户之间,逐一赔罪道歉,请求他们放宽还款期限,同时拼尽全力,为货品找寻客户,用蚀本价将次货出售,筹钱来购买塑胶材料和添置生产机器。到1955年,高筑的债台终于拆掉,业务渐入佳境,没多久还开设了分厂。

  1957年初的一天,李嘉诚阅读新一期的英文版《塑胶》杂志,偶然看到一小段消息,说意大利一家公司利用塑胶原料制造塑胶花,全面倾销欧美市常这给了李嘉诚很大灵感。他敏锐地意识到,这类价廉物美的装饰品有着极大的市场潜力,而香港有大量廉价勤快的劳工正好用来从事塑胶花生产。他预测塑胶花也会在香港流行。李嘉诚抓紧时机,亲自带人赴意大利的塑胶厂去“学艺”,在引入塑胶花生产技术的同时,还特意引入外国的管理方法。返港后,他把“长江塑胶厂”改名为“长江工业有限公司”,积极扩充厂房,争取海外买家的合约。

  在“长江”的客户中,有个美籍犹太人马素曾订了一批塑胶产品,打算运到美国销售,后来不知何故临时取消合同。李嘉诚并没有要求赔偿,他对马素说:“日后若有其他生意,我们还可以建立更好的关系。”马素深感这位宽厚的年轻的创业者,是个可做大事的人,于是不断向美国的行家推销“长江”的产品。自此,美洲订单如雪片般飞来。李嘉诚由此进一步感悟 “吃亏是福”的道理。

  投资房地产业


  创业五年后,“长江”逐渐成为全世界数一数二的大型塑胶花厂。李嘉诚被行内人士冠以“塑胶花大王”的雅号。而李嘉诚租用的那所厂房的业主也趁机把租金大幅度提高,这反而促成了李嘉诚自建物业的决心。

  1958年,他投得北角英皇道的地皮,兴建一幢十二层高的工业大厦,留下数层自用,把其余的单位出租。大厦落成后,香港物业价格随即大升。李嘉诚发觉房地产大有可为,于是开始部署把资金投放到地产市场。60年代中期,香港的房地产经历一场狂炒后,一落千丈。李嘉诚独具慧眼,认为土地价格将会有再度回升的一天,决定实行“人弃我缺的策略,用低价大量收购地皮和旧楼,在观塘、柴湾及黄竹坑等地兴建工厂大厦,全部用来出租。不出三年,果然风暴平息,大批当年离港的商家纷纷回流,房产价格随即急涨。李嘉诚趁机将廉价收购来的房产高价抛售获利,并转购具有发展潜力的楼宇及地皮。这次他的策略是只买不卖,全都用来兴建楼宇。70年代初,他已拥有楼宇面积共达630万平方英尺,出租物业超过35万平方英尺,每年单是收租,已达400万港元。

  1971年6月,李嘉诚正式成立了负责地产业务的“长江置业有限公司”。在“长置”成立大会上,他为日后定下的目标,是超越号称香港“地产业王”的“置地”。置地公司由英国商人保罗·遮打,跟当时“怡和洋行”的香港负责人祈士域联手创立,号称全亚洲最大的发展商,也是全港最大的商业机构。1972年7 月,李嘉诚把“长置”易名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这年11月,“长实”在香港挂牌,在市面公开发售。

  “长实”在香港准备上市期间,李嘉诚遇到不少障碍。在那困难的时刻,他都得到夫人庄月明的鼓励。庄月明是他的表妹,比他小四岁,两人可说是青梅竹马。庄月明的父亲庄静庵是香港著名的钟表商,拥有老字号中南表行。庄月明从香港大学毕业后,曾到日本明治大学深造。1965年事业有成的李嘉诚跟庄月明成婚。

  “长实”在地产业屡出大手笔。先是拿出6000多万元资金购买物业及地皮,并积极兴建高级住宅与商业楼宇。到1967年,又动用2.3亿港元,买入美资集团、希尔顿酒店及凯悦酒店,开创了华资在港吞并外资机构的先河。而李嘉诚历时两年半之久,全面进军“和黄”的整个过程直如“蛇吞大象”,实为香港开埠以来华资收购英资的经典之作。“和黄”是老牌和记洋行及黄埔船坞的合作品。到1980年,“长实”终于持有“和黄”超过百分之四十的股票,李嘉诚当上了“和黄”董事会主席。至此,李嘉诚坐上了香港华资地产龙头的位置,“李超人”的绰号不胫而走。

  树大招风

  2000年10月25日,欧洲议会发表报告,点名指责以李嘉诚为首的李氏家族生意,在香港市场占有率太高,可能对香港经济造成支配性影响,甚至会出现垄断情况。报告又关注李嘉诚两名儿子在若干的上市及收购事件中,获得有关当局的优惠,而这种不公平的特权,将不利于外国商人在香港投资。报告声称:“这个家族的业务共占香港股票市场资本估值约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当中包括的行业有电话、移动电话、电力、超级市场及地产等等。”

  报告中还提到,2000年初,李嘉诚次子李泽楷夺得香港最大电讯公司——“香港电讯”的控制权后,香港不少传媒均关注李氏家族日渐增大的影响力。还有未经公开招标的“数码港”,以及tom.com在创业板上市时获多项豁免条件,这些事件都惹来很多争议。报告更认为,香港有需要引入公平竞争法防止垄断。

  李嘉诚纵横欧亚多年,从未被国际间如此高调抨击,故对欧洲议会的报告,立即作出回应,通过旗下的长实集团发表声明反驳,指出该报告不但计算错误,且指李氏家族影响力巨大的评论更属谬误。“长实”发言人称,李嘉诚名下四间公司市值,只占港股市值一成半,连同次子李泽楷的“电讯盈科”,五间公司占股市总市值也不足一成八。

  香港联交所行政总裁霍广文亦驳斥有关报告,指tom.com在创业板获豁免部分上市条件,当时只是属于弹性安排,非李氏家族享有特权。他更指称,芬兰、加拿大等地也有个别公司在整体上市公司市值中占了颇大比重,不明白为何欧洲议会的报告只提及香港而不提其他地方。港府也强烈否认在“数码港”事件或tom.com上市事件上对李家有任何偏袒。

  至于市场占有率高是否即等于垄断?身兼港府公平竞争委员会成员的浸会大学经济系教授曾满基指出,高市场占有率不代表一定有垄断。垄断是取决于公司的行为,如业内公司实施限制性行为,共同定价或限制供应等。

  正当各界争议不休时,事情只相隔一天,李嘉诚再被欧洲委员会警告,指“和黄国际港口”在1999年收购鹿特丹欧洲组合码头时,可能违反欧盟竞争法,并强调如果被裁定属实,有关合并的交易可能要被取消,“和黄”更要面对罚款。据悉,欧委会所持的理由,是这个商业计划未被知会,这宗交易可能违反合并条例。

  欧委会追查一宗未被通知的商业合并计划,这种情况实属罕见。“和黄国际港口”当即发表声明,否认有违反条例。

  欧洲议会如此高调地把李嘉诚点名,引来了很多猜测。香港著名经济学者曾渊沧在《香港经济日报》发表评论文章,认为欧洲议会突然管起香港的经济,这主要是欧洲商人已经开始对李嘉诚的商业王国进军欧洲感到不安,因为不少欧洲商人已经尝过败在李嘉诚手上的滋味。他在文章中指出:“千千万万的欧洲人已经在使用‘和黄’欧洲提供的电讯服务。‘和黄’卖英国的Orange(英国一移动电话通讯公司),获利1100亿港元。之后,‘和黄’再卖MMN电讯(德国最大的移动电话商)与沃达丰(全球最大的移动电话公司之一)的部分股权,不但获得近千亿港元的现金,也轰动了整个欧洲。欧洲商人才真正明白一位来自香港的商人李嘉诚,是一个很强的竞争对手。他们开始惧怕李嘉诚,因为他们不是李嘉诚的对手。

  “看李嘉诚从卖Orange开始,每一仗打得多漂亮。不但不断地增加现金收入,也取得了英国3G牌照、意大利3G牌照。当人人出高价抢德国3G牌照,‘和黄’急流勇退。全球电讯股股价急跌后,拥有大量现金的‘和黄’才来买平货,以低价取得德国的3G牌照。这样出色的商业手法,是应该赞扬的,为什么欧洲议会会反过来抨击李嘉诚呢?”

  李嘉诚自传[李嘉诚创业发财史:坎坷人生成就惊世财富

  是非不断,但公道自在人心。在未来的日子里,“李家商业王朝”当然会继续在全世界绵延下去。除了迎接无限的商机外,它还将不可避免地迎接更多国际间的挑战。

  李嘉诚自传

  李嘉诚,男,汉族。1928年出生于广东潮州,父亲是小学校长。1940年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压迫,全家逃难到香港。1942年,父亲病逝。为了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李嘉诚被迫辍学。

  开始,李嘉诚为一间玩具制造公司当推销员。工作虽然繁忙,失学的李嘉诚仍用工余之暇到夜校进修,补习文化。由于勤奋好学,精明能干,不到20岁,他便升任塑料玩具厂
  的总经理。两年后,李嘉诚把握时机,用平时省吃俭用积蓄的7000美元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他将它命名为“长江塑胶厂”。

  1958年,李嘉诚开始投资地产市场。他独到的眼光和精明的开发策略使“长江”很快成为香港的一大地产发展和投资实业公司。当“长江实业”于1972年上市时,其股票被超额认购65倍。到70年代末期,他在同辈大亨中已排众而出。

  1979年,“长江”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李嘉诚因而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1984年,“长江”又购入“香港电灯公司”的控制性股权。李嘉诚先生现任“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及“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其所管理的企业,于1994年除税后赢利达28亿美元。1995年12月,长江实业集团三家上市公司的市值,总共已超过42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