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何汉斌的经历简介
- 2,何汉斌资料
- 3,卖火柴的小女孩共幻想了几次,分别代表了她渴望什么,而她现实生活中又是怎样的?
- 4,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羽毛球比赛中,中国羽毛球队共获得多少枚奖牌?(注意是奖牌)珊丁?
- 5,2011年印尼羽毛球公开赛混双决赛金牌获得者
- 6,都有哪些选手得过羽毛球奥运会混双冠军
1,何汉斌的经历简介
1986年,何汉斌出生在南昌市东湖区,那年江西籍羽毛球运动员熊国宝、钱萍在世界羽坛大放异彩。何景峰是一名军人,非常喜欢羽毛球运动。何汉斌3个月大的时候,随军来到厦门,在浓厚的羽毛球氛围中长大。两岁半、走路都不太稳的何汉斌开始拿起球拍,只不过那个时候是玩羽毛球,随着年龄的增长,因为羽毛球在同龄孩子中打得非常出色,12岁的时候,何汉斌被选进省体校专业学习打羽毛球。进入体校后,在一次全国青少年羽毛球大赛上,资深教练汤仙虎看了何汉斌的比赛后对他非常欣赏。2002年2月,何汉斌与陈金等一批被选调进入国家二队,期间从练习单打到改打双打,从男双改打混双。
2,何汉斌资料
复制不是罪,就是为了给LZ方便
国籍:中国
项目:羽毛球混合双打、男子双打
性别:男
身高:181cm
生日:1986.1.10
籍贯:江西省南昌市
最喜欢吃的东西:红桥四川火锅
最喜欢看的电视:史诗剧,枪战片
最喜欢玩的游戏:星际,CS
最喜欢的衣服牌子:NIKE,ADIDAS,CK
最喜欢说的一句话:你还能行不?
握拍:右手 打法:进攻型 项目:男双,混双
宠物:宠物猫
爱好:电玩,看电视
放松方式:睡觉
经历简介
1986年,何汉斌出生在南昌市东湖区,那年江西籍羽毛球运动员熊国宝、钱萍在世界羽坛大放异彩。何景峰是一名军人,非常喜欢羽毛球运动。何汉斌3个月大的时候,随军来到厦门,在浓厚的羽毛球氛围中长大。
两岁半、走路都不太稳的何汉斌开始拿起球拍,只不过那个时候是玩羽毛球,随着年龄的增长,因为羽毛球在同龄孩子中打得非常出色,12岁的时候,何汉斌被选进省体校专业学习打羽毛球。
进入体校后,在一次全国青少年羽毛球大赛上,资深教练汤仙虎看了何汉斌的比赛后对他非常欣赏。2002年2月,何汉斌与现国家队单打主力陈金等一批被选调进入国家二队,期间从练习单打到改打双打,又从男双改打混双。
【主要成绩】
[编辑本段]
2008年北京奥运会羽毛球混合双打季军(和于洋)
2008年瑞士超级赛、马来西亚超级赛和印度大奖赛混双冠军(和于洋);羽毛球亚锦赛混双四强(和于洋),泰国公开赛混双亚军,全英羽毛球公开赛混双1/4决赛。
2007年泰国公开赛、丹麦超级赛混双冠军
2005年中国大师赛混双第三名
2004年世界青年锦标赛团体冠军(主力队员),混双冠军
2004年亚洲青年锦标赛团体冠军(主力队员),男双第三名,混双第三名
【何汉斌:梦想突然照进现实】
[编辑本段]
对于何汉斌来说,在2007年4月之前,他从没想过自己有可能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2008年1月与搭档于洋合作、夺得马来西亚超级赛混双冠军之前,他仍不敢确定自己真的有机会登上奥运会的舞台;即便当时他和于洋的奥运积分已经攀升到了第五位,和第四名的差距很小。刚满22岁,升上国家一队仅仅一年,北京奥运会就这样突然出现在何汉斌的眼前。
从来没有想过不打羽毛球
何汉斌说,他打羽毛球从一开始就是命中注定的。
何汉斌出生的1986年,正是江西籍选手熊国宝、钱萍大放异彩的时候。家在江西省体委大院的何爸爸何妈妈受其影响,在孩子降生之初就已构想出了一幅羽毛球选手的蓝图。“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我就和双胞胎弟弟一起跟爸爸在公园里打球。”说起小时候被爸爸拉着打羽毛球,何汉斌的语气里有着一丝嗔怪的情绪,不过眼角眉梢却都是幸福的笑意。
“其实打打也就喜欢上了,而且我们从小就好动,打球刚好释放了多余的精力。”何汉斌说自己小时候绝对算得上是让老师头疼的孩子,老师给他的评语里总有“活泼有余,太过调皮”的字眼,“那时候,我只要安静地坐上一天,就能得到一朵小红花,比别的同学得小红花容易多了。”
就这样,一家三口的快乐羽毛球训练,一直持续到何汉斌和弟弟何汉青进入江西省队。不过因为家就在体委大院的关系,兄弟俩即便人在省队训练,却始终没有真正离开过家。“每天我们都是骑车去训练,然后再骑车回家吃饭,天天都过得很开心。”何汉斌说。
开心、快乐、好玩,回忆起在省队打球的日子,何汉斌经常性地会蹦出来这样的形容词。苦、累、枯燥这些本以为会出现更为频繁的词,反倒在他这里成了绝缘体,一次都没有听他提起过。而当问起“有没有想过不打羽毛球”的时候,何汉斌甚至还出人意料地愣住,思虑半天之后才给出一个很可爱的答案:“有过不想练力量的时候,不打羽毛球倒从来没想过。”说完,他有些不好意思地乱抓了一下头发,以示对自己有过偷懒想法的小小惩戒,“不练力量其实也不行,那样很容易受伤。”有些为难地嘀咕了两句之后,何汉斌甩了甩头,像是终于在脑中临时抛开了“力量训练”这四个字,而后很斩钉截铁地再次说道:“我从来没有想过不打羽毛球。因为打羽毛球很开心,而且你现在让我再去做别的事情,我恐怕也真的做不了这么好。”
在国家二队呆得太久了
2002年2月,何汉斌进入国家二队。那时,他本是作为单打选手来培养的。
“我和陈金是一批入队的,经过一年的训练考察,教练组认为我在单打上没有什么发展前途,所以就让我改练双打了。”提起这段单打改双打的经历,何汉斌语句简练,说得很是干脆。或许现在他的混双成绩良好,对于当初那有些挫败感的经历早已不放在心上了,“现在回想起在二队的经历,我只觉得呆得时间有点长,别的倒也没什么。”
“看着一起进入二队的队友先一步升上一队,还是有些不甘心。因为在二队只是训练,没有比赛,这样很容易让人没有目标,感到茫然。”话题进行到这里,何汉斌的目光才第一次游移不定,漫长的二队生活到底还是给他留下了一些阴影。“不过,倒也没想过打不出来怎么办,朋友们也说我这点很好,单细胞,操心的事情不多。”何汉斌有些自嘲地笑着把谈话进行了下去,“反正就是好好打呗,剩下的事情我也左右不了。”
在二队的那段时间里,还有一件事让何汉斌至今都感觉遗憾,那就是他的双胞胎弟弟何汉青因为违反纪律被退回了省队。小时候,人称“大毛”“二毛”的何汉斌兄弟在青少年比赛中很惹眼,因为在他们之前,国内羽坛极少见到双胞胎兄弟都打球的,当时很多教练都觉得,如果日后让这对双胞胎兄弟配合男双,肯定会比普通人更加默契,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在何汉斌进入国家二队近一年之后,弟弟何汉青也被选进了二队,兄弟两人开始配合男双。但是,弟弟何汉青比较调皮,自我约束力差了一些,没呆多长时间,就因为违纪被调整了。弟弟的离开让何汉斌很遗憾,但也提醒他要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踏踏实实地训练。
抱着好好打就有希望的想法,单细胞的何汉斌逐渐迎来了转机。在2006年夏天的晋江集训中,他和沈烨替换了两名一队队员,参加了一队男双组的10人合训。“那时候就感觉有机会了。虽然并不是很明确,但是这个刺激作用还是很大的。”因为在晋江集训表现出色,何汉斌和沈烨获得出战2006年8月的韩国超级赛的机会。比赛中,心气正足的他们,一路过关斩将杀入半决赛,在他们战胜的对手中,就有赛事的头号种子、丹麦老将埃里克森/伦加德。
凭着在韩国超级赛的出色表现,2006年9月的香港超级赛何汉斌也得以参加。正是在这次比赛中,他第一次和于洋搭档出战混双。“那次就是临时试着配一下,之前我和于洋从来没有在一起练习过,所以教练没有给我们订什么目标,打一场算一场而已。”
不过,这次临时的配对在香港却收获了意外之喜,两员初次合作的小将在比赛中发挥出色,在八分之一决赛中甚至战胜了英国名将罗伯特森/埃姆斯,直到八进四时,他们才被后来夺冠的郑波/赵婷婷拉下马。“因为那次打得不错,所以接下来我们还配对参加了中国公开赛,结果又进了半决赛。”
男双的稳定发挥和混双上的意外成就,似乎已经开启了何汉斌的成功之路。但是在这两站比赛之后,他和沈烨却还是被“退回”了二队。“只有比赛的时候才跟着一队出去,训练还是在二队。前后抽调集训也反反复复好几次了。那时候,我心里很痒,想着很快就能进一队了,但是却一直没个结果。”
好在这种可望不可及的煎熬并没有持续太久。好事多磨之后,2007年1月,何汉斌正式进入一队,而他的国家二队生活也就此被定格在了五年。“单打一年,双打四年,真的呆得太久了。”
突然发现有机会参加奥运会了
正式升入一队后,何汉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买电脑。“以前在二队,因为借别人的电脑用被教练发现,没少被罚跑。”表情有些夸张,何汉斌得意地做着介绍,“除了出去比赛,能有自己的电脑也是进一队的一大诱惑。”
带着终于拥有个人电脑的喜悦,何汉斌开始了自己的一队生涯。“才进一队的时候,其实很轻松。因为教练主要关注的还是大队员,每天在训练场,我都是自己瞎兴奋而已。因为没什么人管你,一下子还觉得太自在了。”告别二队之后,何汉斌在一队很快乐地“不受重视”地生活着。那时候,他的训练重心在男双上,混双只是处于偶尔为之的状态。
不过几个月下来,无论搭档是沈烨还是郭振东,何汉斌都没能和他们在男双项目上取得太好的成绩。这期间,除了和郭振东在星级不高的奥地利挑战赛上获得男双冠军,其他比赛几乎都止步前两轮。男双表现平平的时候,他和于洋临时配对的混双反倒大有收获,在2007年3月的全英公开赛上他们挺进四强,紧接着又在4月的亚锦赛上力拔头筹。“全英之后,我的重心就开始偏向混双,而且因为取得了一些成绩,教练也慢慢关注起我了。”
但直到那时,何汉斌还不曾想过自己有机会参加2008年的奥运会,“当时只想过打2012年奥运会,因为我小嘛,而且到2012年的时候我的年龄正合适。”
然而,事情的发展总是那么出人意料。在2007年第一站奥运积分赛——新加坡超级赛的参赛名单上,何汉斌/于洋的名字赫然在列。“大概从那时候我才突然意识到,自己还有可能参加北京奥运会。因为奥运积分是从零算起的,每个人机会均等。好好打,也许就真的有机会。”
打到现在才感觉奥运会真的就在那里
带着对北京奥运会懵懵懂懂的期许,何汉斌/于洋组合开始征战奥运积分赛。从新加坡超级赛的16强到印尼超级赛的半决赛,再到泰国公开赛的问鼎,两个人一步一步走得比预想中顺利得多。
“泰国的那场半决赛,可能是我印象中最深的一场比赛。因为和苏凯特他们打,每次都是打三局,然后赢个2分,很艰苦。我体力应该算很好了,但那次打到最后我竟然抽筋了。”让何汉斌说出印象最深的比赛,没有多想,他就提到了和泰国组合的对决。“每次半决赛赢了他们,我们就一定是冠军。在泰国是这样,在马来西亚也是这样。所以有时候真的挺希望和他们碰的。”笑着说出胜泰必夺冠的理论之后,何汉斌反而叹了口气。因为距离奥运会越近,奥运积分赛越有竞争力,他心里的莫名压力也就越多。“大概是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打球开始有压力了。之前都是打一场赚一场的心态,但随着成绩越来越好,队里对你越来越重视,不用你想,压力也就来了。”
不请自来的压力,给何汉斌带来的是患得患失的心态。得失心的加重也让他在比赛中反而放不开手脚,2007年的世锦赛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记得开赛第一天战胜日本选手后,何汉斌曾一本正经地告诉记者:“这次我们是奔着冠军来的。”而当时让他如此自信的源泉,就是此前几站比赛所取得一系列好成绩。但随着他们一次次的出色发挥,对手早已注意到了这对年轻组合,世锦赛第二天同他们对阵的波兰选手,就显然是有备而来。第一局21比19险胜对手之后,波兰人率先做出了变化,突击两人结合部的打法,很快让他们占据了主动。反观两员小将在场上则变化不多,何汉斌更是没有打出自己的节奏,放弃了抽压的特点,一味消极地推挡,让他的情绪越发低落。最终,后两局接连以17比21和13比21失利的他和于洋,成为了该届世锦赛中国队第一批出局的选手。事后回忆起当时的先胜后败,何汉斌承认是自己的心态发生了变化,“赢了第一局之后,多少有了些想法。第一次参加世锦赛,看到了赢球的机会反而把握不住了。”
同样因为急于求成导致的意外失利还出现在今年的韩国超级赛上。当时刚刚在马来西亚超级赛夺得冠军的他们,只要在韩国打入四强,就将一举超过印尼选手,跻身奥运积分的前四位,继而占据一个奥运参赛名额。然而在韩国,他们首轮就意外落败。“一场一场拼下来之后,才确实感觉到奥运会真的就在那里。但离得近了,反而就想让你马上抓在手里。那次比赛赛前,我们就被告知只差几百分了,要好好抓住机会。但机会最后还是从眼前溜走了。”不无遗憾地摇了摇头,何汉斌又变得有些不好意思,但他的笑容依然还在,“所以后面的全英赛和瑞士赛我们要好好打,争取为中国队多拿下一个奥运名额。”
我们自己总结过成绩波动的原因……
何汉斌和于洋同岁,但是由于于洋进一队比他早,经历的大赛比他多,所以在两人的配合过程中,于洋似乎说得更多一些,而何汉斌经常是站在那里很认真地听。“打混双,女队员通常要在网前组织球路,控制节奏,加上于洋比我的经验多,所以她说的多一些,我也比较能听得进去。”谈及与于洋的配合,何汉斌显得很谦虚。
因为赛程赛制的关系,奥运积分赛有很多是两站或三站连在一起打的,全英公开赛和瑞士超级赛就是首尾连接的一个例子。而何汉斌/于洋组合在这种连续作战中,往往只能在一次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新加坡的16强,印尼的半决赛;丹麦站冠军,法国第二轮出局;马来西亚夺冠,韩国一场未胜……
当话题进行到这个波峰波谷震荡得实在太快的曲线,何汉斌没有像预料的那样变得无奈或是环顾左右而言他,反而突然很兴奋地说,“这个问题其实小于洋也和我总结了!”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按我们的总结,我们最大的问题还是缺少变化。因为现在成绩越来越好,从我们冲击别人已经慢慢变成人家研究我们。像欧洲选手,他们可能绝对实力相对弱一些,但是战术研究方面很厉害。比如我们刚刚在丹麦打出了什么新战术,他们在法国可能就做出了针对性的调整,而我们这时却不能随机应变,所以一下子就被打败了。韩国的情况和这也差不多。应该说,作为小队员,我们还是过于依赖教练了。场上出了问题,总想等教练来解决,但其实很可能当时教练说了什么自己根本都听不进去……”长篇大论之后,何汉斌最后给出了结论,“所以我很佩服林丹,因为他能在场上自己作出调整和变化,这一点确实值得我学习。”
除此之外,何汉斌还直面摆不正心态的要害。“我们面对很难打的对手时,反而状态更能调动出来,处于拼对手的立场,水平发挥得就很充分。但是面对实力不如我们的对手,我们反而摆不正位置。如何保证在比赛中不温不火的稳定发挥,对我们来说还是很难的问题,毕竟小队员的特点就是敢拼,稳定性还需要在比赛中继续磨练。”一本正经地说完之后,何汉斌眼神笃定地看向前方,“我要赶快成熟起来才行。”
谈话的最后,不可避免地还是说到了近在咫尺的北京奥运会,这时的何汉斌恢复了平日里的轻松模样,“如果能打,那就是我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因为年轻,怎么讲都是打一场赚一场,所以努力拼到最后就是了。反正结果到底怎样我也左右不了。”
“想过在奥运会上夺冠吗?”
“想过,因为我们跟所有的混双强手都打过,也差不多都赢过,所以我们还是有信心的。”何汉斌丝毫不掩饰自己对奥运冠军的渴望,在他眼中,只要能够登上奥运会的舞台,一切皆有可能。(毛偊)
3,卖火柴的小女孩共幻想了几次,分别代表了她渴望什么,而她现实生活中又是怎样的?
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眼前出现了四次幻想。 第一次看到了火炉,说明小女孩渴望得到温暖而现实中小女孩感到非常寒冷。 第二次看到了烤鹅,说明小女孩渴望得到食物,而现实中的小女孩当时很饥饿。 第三次看到圣诞树,说明小女孩渴望得到快乐,而现实中小女孩却很孤独。 第四次看到了奶奶,说明小女孩渴望得到长辈的疼爱,但现实中小女孩没人疼爱。 扩展资料 1、《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死了,嘴角却带着微笑,通过擦燃火柴的美好幻想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安徒生通过这个童话,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刻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不满,无情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罪恶。 2、作者写前三次幻想时,都是由现实-幻象-现实。这些幻象与小女孩的现实生活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表现了小女孩命运的悲惨。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卖火柴的小女孩 (丹麦安徒生著童话)
4,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羽毛球比赛中,中国羽毛球队共获得多少枚奖牌?(注意是奖牌)珊丁?
男子单打
第一名:林丹(中国)
第二名:李宗伟(马来西亚)
第三名:陈金(中国)
男子双打
第一名:马基斯/亨德拉(印尼)
第二名:蔡赟/付海峰(中国)
第三名:李在珍/黄智万(韩国)
女子单打
第一名:张宁(中国)
第二名:谢杏芳(中国)
第三名:尤莉安蒂(印尼)
女子双打
第一名:杜婧/于洋(中国)
第二名:李孝贞/李敬元(韩国)
第三名:魏轶力/张亚雯(中国)
混合双打
第一名:李孝贞/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羽毛球比赛中,中国羽毛球队共获得多少枚奖牌?(注意是奖牌)珊丁?久你觉得怎么样呢健
5,2011年印尼羽毛球公开赛混双决赛金牌获得者
2011年印尼羽毛球公开赛混双决赛金牌是中国选手张楠/赵云蕾。
2011年印尼羽毛球公开赛于2011年6月26日闭幕,中国队捧得除男单外的四项冠军,
其中混双决赛尤为激烈,由世界排名第一的张楠/赵芸蕾对阵世界排名第二的印尼组合阿玛德/纳西尔。经验丰富的张楠/赵芸蕾在开局不利的情况下,分别以20:22、21:14、21:9逆转获胜。
6,都有哪些选手得过羽毛球奥运会混双冠军
历届奥运会羽毛球冠军列表
从1996年奥运会才开始设置羽毛球混双项目。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共设5枚金牌)混合双打:金东文/吉永雅(韩国)
2000年悉尼奥运会(共设5枚金牌)混合双打:张军/高崚(Qzone)(中国)
2004年雅典奥运会(共设5枚金牌)混合双打:张军/高崚(中国)
2008年北京奥运会混合双打:李龙大/李孝贞
2012年伦敦奥运会混双双打冠军赵云蕾和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