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是什么意思?
- 2,请问apartheid和racial separation有什么区别?
- 3,英文介绍南非种族隔离制度
- 4,种族隔离制度的简介
- 5,美国的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
- 6,英语中,如何区分该词语是不是外来词?
- 7,英语的借词都哪些?
- 8,1990年以前的南非国旗
- 9,南非国旗的含义
1,...... 是什么意思?
1、出现在文章中为省略号。 2、出现在聊天的时候,表示对方对你的话感到无语,或者对你无话可说,只能用一个......表示。 1、作为省略号,在汉语中的基本形式是位于中线的六个小圆点(……),占两个字的位置;工具书和科技文献有时用三个小圆点,占一个字的位置。整段文章或诗行的省略,用12个小圆点表示,自成一行,占四个字的位置。省略号不拆开移行,六连点要排在同一行。 2、出现在聊天里,也是现代人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其他运用,多为网络用语。
2,请问apartheid和racial separation有什么区别?
不多余哦··· apartheid was a system of racial segregation enforced through legislation by the National Party governments of South Africa between 1948 and 1994 这个是有阶段性的 racial separation is the separation of humans into racial groups in daily life. 因为南方的种族隔离在以前是政策性的,可是政策取消后就没有隔离了吗?显然不是~社会文化及生活习惯还是会让黑人受到歧视 此外,一般我们在阅读中经常会见到这样的猜词题,后边的or可以让你了解前边究竟是做什么的 希望帮到你
3,英文介绍南非种族隔离制度
Apartheid in South Africa (apartheid meaning segregation in Afrikaans, cognate to English apart and -hood) was a system of legalized racial segregation enforced by the National Party (NP) South African government between 1948 and 1994. It arose from a longer history of settler rule and Dutch and British colonialism. These colonial relations became policies of separation after South Africa gained self-governance as a dominion within the British Empire and were expanded and formalised into a system of legitimised racism and white nationalism after 1948. Apartheid was dismantled in a series of negotiations from 1990 to 1993, culminating in elections in 1994, the first in South Africa with universal suffrage, but the legacies of apartheid still shape South African politics and society.
Apartheid legislation classified South Africa's inhabitants and visitors into racial groups (Black, White, Coloured and Indian). The system of apartheid sparked significant internal resistance.[1] The government responded to a series of popular uprisings and protests with police brutality, which in turn increased local support for the armed resistance struggle.[2] In response to popular and political resistance, the apartheid government resorted to detentions without trial, torture, censorship, and the banning of political opposition from organisations such as the African National Congress, the Black Consciousness Movement, the Azanian People's Organisation, the Pan Africanist Congress, and the United Democratic Front, which were popularly considered liberation movements. Despite suffering extreme repression and exile, these organisations maintained popular support for the anti-apartheid struggle in South Africa and forged connections with the international anti-apartheid movement during this period.[3][4] White South Africa became increasingly militarised, embarking on the border war with the covert support of the USA, and later sending the South African Defence Force into black townships. The anti-apartheid organisations had strong links with other liberation struggles in Africa, and often saw their armed resistance to apartheid as part of the socialist struggle against capitalism.[5]
In South Africa, under apartheid, blacks were stripped of their citizenship, legally becoming citizens of one of ten, theoretically sovereign, bantustans (homelands). The government created the homelands out of the territory of Black Reserves founded during the British Empire period. These reserves were akin to the US Indian Reservation, Canadian First Nations reserves, or Australian aboriginal reserves. Many Black South Africans, however, never resided in these "homelands." The homeland system disenfranchised black people residing in "white South Africa"[6] by restricting their voting rights to the black homelands, the least economically-productive areas of the country. The government segregated education, medical care, and other public services with inferior standards for blacks. The black education system within "white South Africa", by design, prepared blacks for lives as a labouring class. There was a deliberate policy in "white South Africa" of making services for black people inferior to those of whites, to try to "encourage" black people to move into the black homelands, hence black people ended up with services inferior to those of whites, and, to a lesser extent, to those of Indians, and 'coloureds'.
4,种族隔离制度的简介
资本主义国家对白色人种和有色人种、欧洲人和非欧洲人等种族集团强制实行的分离。又译种族分隔、种族分离。种族隔离大体可分为两种:①人身隔离或制度隔离。在社会生活各领域,通过建立各个种族集团的平行机关或有色人种的专门部门所实行的分离。如禁止有色人种和白色人种同读一个学校,同住一个房间,同上一个教堂,同葬一个墓地等。②地域隔离。对一定的种族集团在指定地域内实行的分离。如建立保留地、黑人区、犹太区等。两种隔离一般被结合并用。1973年11月3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禁止并惩治种族隔离罪行国际公约》宣布:种族隔离违反国际法原则,特别是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对国际和平和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是危害人类的罪行。凡是有种族隔离行为的组织、机构或个人即为犯罪。缔约国承担义务,禁止、预防并惩治犯有这种罪行的人。种族隔离制度是以1913年的“原住民土地法”作为开端。由于广泛的使用而被执政的南非国家党(National Party)予以强化。接受差别待遇的黑人有2500万人,印度人约有90万人;但是白人只有近400万人。南非共和国的政府说法是:“南非共和国是一个多种族国家,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与习俗皆有所不同,言语也有所差别。让各民族各自发展,并不是种族隔离,而是各自发展。”但是明显的白人掌握政治经济的权力,有色人种成为廉价劳动力的来源;其中的黑人多在白人拥有的农场工作,但是只拿到白人十分之一的工资,而且工资通常无法养家;也有不少黑人失业。种族隔离的法律分类以四种人为分类:白人、有色人种、印度人与黑人。其中的日本人与华人被视为与白人同等级。其内容包括如下:原住民土地法与“家园政策”——1971年开始将居多数的黑人移居到南非共和国13%的边陲地带的十个“国”并给予自治权,目标是使其独立;移居的这些“国”的黑人会失去南非共和国的公民身份。但是这些“国”中白人仍然居有政治经济的优越地位。而且南非共和国从1976年到1981年扶植温达、希斯凯、川斯凯与波布纳等四个“国”独立,但没有被国际所承认。隔离设施法——公共场合的坐位与使用以白人与非白人作为差别。 集团地区法——以人种作为居住地区的限制;混种婚姻禁止法——禁止人种不同的男女结婚;背德法——对于恋爱行为的限制与惩罚;其他在医疗、宗教、就职等方面都作出相当的限制。
5,美国的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
关于种族歧视 种族隔离、种族歧视在美国根深蒂固,黑人和其他有色人种至今仍生活在“另一个美国”。 少数族裔处在美国社会的底层。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统计,美国白人家庭年平均收入为50622美元,相比之下,西班牙裔家庭年平均收入只有36278美元,黑人家庭只有30940美元,白人比黑人收入高出2/3,比西班牙裔人高40%。美国有75%的白人家庭拥有自己的住房,而黑人家庭的这一比例是46%,拉丁裔家庭是48%。(注50)白人的贫困率是8.3%,而黑人和拉丁裔美国人的贫困率是白人的2到3倍,分别达到24.9%和21.8%。(注51)有将近1/5的西班牙裔美国人无法获得足够的有营养的食物,1/20的人经常忍受饥饿。(注52)黑人占所有美国无家可归者的42%。(注53)有色人种没有医疗保险的比例比白人高出许多。拉丁裔人有32.7%没有医疗保险,非洲裔人有19.6%没有医疗保险,而白人这一比例只有11.3%。(注54)在遭受飓风袭击的南部地区,穷人、黑人生活更是十分艰难。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对美国履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报告的审查意见指出,在“卡特里娜”飓风侵袭美国时,穷人特别是美籍非洲裔,在执行救援和撤出方案时,处于不利地位,在重建计划中继续处于不利地位。(注55) 黑人和其他少数民族在就业和工作方面长期受到歧视。黑人的失业率是白人的两倍多。据美国劳工部2006年12月8日公布的资料,2006年11月,美国黑人的失业率为8.6%,而白人是3.9%。美国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The U.S. Equal Employment Opportunity Commission)每个星期都收到超过500起关于种族歧视的投诉,每年全美有超过26000起种族歧视方面的投诉,2005财年,该委员会收到关于种族歧视的指控26740件。美国一个政策及经济研究机构2006年12月15日公布的一份报告称,政策偏颇和媒体的负面报道限制了美国少数族裔年轻人的发展。白人比非洲裔和拉丁裔人更容易进入管理层。2005年,一名非洲裔雇员对美国最大的零售经纪人公司美林公司(Merrill Lynch & Co)向芝加哥联邦法院提出种族歧视的诉讼。2006年,又有16名该公司在职的和先前的黑人员工准备加入诉讼,共同指控这家公司对全国的非洲裔美国经纪人和实习生在雇佣、提升和报酬等方面存在着系统而普遍的歧视。(注56)2006年11月,美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公司泰森食品公司(Tyson Foods)被13名非洲裔员工指控种族歧视。 有色人种和白人在受教育方面的差距有不断扩大之势。在美国,超过一半的少数族裔男子未能上到高中毕业,67.5%的拉美裔和53%的非洲裔人在完成高中学业后停止接受教育。(注58)白人比非洲裔和拉美裔人容易获得大学学历或职业技术证书。(注59)2005年,至少有30%的成年白人有学士学位,但只有17%的成年黑人和12%的成年拉丁裔人有学位。(注60)教育领域事实上存在着严重的种族隔离。据2006年10月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举行的“直面不平等”研讨会披露,在加州洛杉矶学区,67%的西裔子弟就读于90%至100%的非白人学校。洛杉矶各高中种族划分现象更为严重。比佛利高中73%为白人,8%为亚裔,6%为西裔。相反,在洛斯韦尔高中(ROSEWELT HS)的4940名学生中,98.9%为西裔,1%为黑人。白人学校与非白人学校条件相当悬殊。 执法、司法领域种族歧视积弊很深。“9·11”事件后,美国的穆斯林一直在执法中倍受歧视和困扰。据美联社报道,2006年11月,6名穆斯林宗教人士在参加一次宗教会议后,准备搭美国航空公司(US Airways)班机从明尼阿波利斯市回国,登机后因一名乘客向航空乘务员递了一张便条,他们便被带下飞机,带上手铐,并被审问。自“9·11”事件后,已经有四家航空公司被指控违反了联邦反歧视法。这些航空公司根据他们对种族或宗教背景的考虑而违法地带走乘客。(注61)另据路透社2006年11月14日报道,在洛杉矶大部分地区,非洲裔和拉丁裔的汽车司机被警察拦截并搜查的比例明显高于白人司机。 在司法实践中,黑人和少数族裔犯罪往往受到比白人更重的刑罚。据“美国城市联盟”(National Urban League)统计,在州法院判决12种罪行时,黑人男子均受到比白人男子更长刑期的处罚。(注62)据美国司法部2006年11月公布的报告,黑人占美国人口的12.1%,但到2005年底,美国联邦和各州监狱关押的超过1年刑期的犯人中,有40%是黑人,20%是拉丁裔美国人。据人权观察2006年12月1日发表的报告,美国黑人和拉丁裔囚犯的比例分别是白人的6.6倍和2.5倍。据统计,每12个黑人男子中就有一人入狱,相比之下,每100个白人男子中只有一人入狱。而贫困、缺少机会、刑事审判体系存在种族歧视,是导致黑人入狱率比例远远高于白人的原因。(注63) 种族隔离和歧视造成仇恨犯罪增加。近5年来,美国极端种族主义和新纳粹主义组织增加了33%,从2004年的762个增加到2005年的803个。与此同时,仇恨犯罪不断增加。(注64)2005年,美国共发生7163起仇恨犯罪案件,其中54.7%是与种族偏见有关的犯罪。(注65)纽约市2006年发生230起仇恨犯罪,比上年增加近8%,其中反亚裔案件增加了一倍以上。 据CNN和观点研究(Opinion Research)2006年12月进行的联合调查,84%的美国黑人和66%的美国白人认为,种族主义在美国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目前美国社会存在着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形式的种族主义。 (摘自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后3月8日发表的《2006年美国人权纪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求采纳
6,英语中,如何区分该词语是不是外来词?
resume n.摘要, 概略, 履历
vt.再继续, 重新开始, 重新占用, 再用, 恢复
fiance n.未婚夫
fiancee
n.未婚妻
luxury
n.奢侈, 华贵
cliche
n.陈词滥调, 铅版
adj.陈腐的
Tang
(中国)唐朝的
唐朝(618-907)(亦作T'ang)
sushi
[日] 寿司, 生鱼片冷饭团
有很多法语的词可以找的,在还有中文日文的。
英语中大约有30%的词汇来源于法语。大多数的法语外来词在英语中失去了原有的拼写,但仍然保留着法语中的拼写,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源于法语的字母组合。
1.法语字母组合eau,借入到英语中仍然保留其拼写,如:bureau(办公室),plateau(高原), tableau(场面), chapeau(帽子), beau(花花公子), nouveau(爆发户)等。
2.法语字母组合ette,借入到英语中仍然保留其拼写,如:cigarette(烟卷), silhouette(剪影), croquette(油炸丸子), etiquette(礼仪)。
3.法语字母组合oir或oire, 借入到英语中仍然保留其拼写,如:memoir(回忆录), soiree(晚会), reservoir(水库), repertoire(全部节目), armoire(大橱), mouchoir(手帕)。
4.法语字母组合eur,借入到英语中仍然保留其拼写,如:amateur(业余爱好者), chauffeur(司机), grandeur(壮观), monsieur(先生)。
5.法语字母组合eon,借入到英语中仍然保留其拼写,如:dungeon(城堡), pigeon(鸽子), surgeon(外科医生), luncheon(午餐)。
6.法语字母组合et,借入到英语中仍然保留其拼写,如:ballet(芭蕾舞), beret(贝雷帽), buffet(小卖部), crochet(钩针编织品), bouquet(花束), croquet(棒球游戏)。
7.法语字母组合que,借入到英语中仍然保留其拼写,如:plaque(匾), clique(小集团), pique(生气), mosque(清真寺), unique(独一无二的), oblique(倾斜的)等。
8.法语字母组合gue,借入到英语中仍然保留其拼写,如:fatigue(疲劳), vague(模糊的), vogue(时尚), plague(瘟疫), colleague(同事), league(联盟)。
9.法语字母组合ch,借入到英语中仍然保留其拼写,如:mustache(胡子), chef(男厨师长), brochure(小册子), parachute(降落伞)等。
10.法语字母组合gn,借入到英语中仍然保留其拼写,如:assign(分配), campaign(战役), foreign(外国的), design(设计)等。
英语从很多的语言中吸收了词汇,并逐渐把它本土化:
从法语中吸收了关于服装,时尚,香水,酒方面的词汇
从拉丁语中吸收了关于疾病以及科技方面的专业术语
同时它是不断发展着的,随时都有新词在产生着
7,英语的借词都哪些?
介词好多啊
并且由此衍生出的介词词组就更多了
表示时间:at,in,on,by,through
表示附近:near,by,beside,at
表示地点:at,in,on
表示除外:besides,except,except for,but
表示方位:in,to,on
表示上下:above,below,over,under,on,beneath
表示方式:by,through,with
表示原因:for,from,at,through,with,because of,due to,owing to,on account of,thanks to
表示价格比率对比:at,by,for,against
表示属性特性:of,with
还有since,inside,out of,onto,into,without,instead of,from behind,until from,concerning,considering,following,including,regarding,respecting,saving等
8,1990年以前的南非国旗
1990年以前的南非国旗分为橙色、白色和蓝色的横条纹,白色条纹上有三个较小的标志,小标志从左到右分别是英国国旗、奥兰治自由邦国旗和德兰士瓦共和国国旗。 在1927年末,南非通过了新的国旗设计,并于1928年5月31日首次悬挂。国旗橙色、白色和蓝色取自旧时的荷兰亲王旗颜色,表明阿非利卡人对荷兰殖民历史的认同。 白色条纹上的三个较小的标志代表了1910年南非联邦成立时的四个省:英国国旗代表开普省与纳塔尔省(两省原先早已成为英国殖民地,故以英国国旗表示)、奥兰治自由邦国旗代表奥兰治自由邦省、德兰士瓦共和国国旗代表德兰士瓦省。该旗也被用于西南非洲,直到1990年独立为止。 扩展资料 南非的国徽: 南非国徽启用于2000年4月27日。太阳象征光明的前程;展翅的鹭鹰是上帝的代表,象征防卫的力量;万花筒般的图案象征美丽的国土、非洲的复兴以及力量的集合;取代鹭鹰双脚平放的长矛与圆头棒象征和平以及国防和主权。 鼓状的盾徽象征富足和防卫精神;盾上取自闻名的石刻艺术的人物图案象征团结;麦穗象征富饶、成长、发展的潜力、人民的温饱以及农业特征;象牙象征智慧、力量、温和与永恒;两侧象牙之间的文字是“多元民族团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非国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非共和国
9,南非国旗的含义
南非国旗的六种组成颜色:红、绿、蓝、白、黑、金。
国旗呈长方型,不算旗杆罩布,长与宽的比例应该是三比二。
旗面上区为红,下区为蓝,各占旗宽的三分之一。
旗面中央是一横Y型三色条,占旗宽的三分之一,用来区隔红区、蓝区和连接旗杆罩布处的黑色三角型。
三色条的中间色为绿色,宽度占旗宽的五分之一,绿色的两侧各有金色和白色,各占旗宽的十五分之一,以金色一端连接黑色三角型
1994年3月15日南非多党过渡行政委员会批准了新国旗。新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3∶2,由黑、黄、绿、红、白、蓝六色的几何图案构成,象征种族和解、民族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