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古诗词文学常识
1、李白,字太白,唐代著名诗人,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艺术上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有《李太白全集》,《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将进酒》《越中览古》《苏台览古》等选入高中课本。
2、《长恨歌》——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古体诗——乐府诗——白居易——唐代。
3、《琵琶行》——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古体诗——乐府诗——白居易——唐代。
4、《长恨歌传》——唐传奇小说——陈鸿——中唐。
2,诗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中国俗称诗的国度,诗歌的种类繁多。古代早期那些短小精悍,而又脍炙人口的歌谣便是诗歌形成的雏形。春秋时期的《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 《诗经》分为“风”,“雅”,“颂”,是我国诗歌历史的初步形成。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又创造出一种诗歌体裁一一骚体,这是一种抒情韵文。以《离骚》为代表,一般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参差,多六、七言,以“兮”字作语助词。到了汉代,以两汉乐府和东汉末年的文人五言诗成就最高。汉代诗歌是在《诗经》、《楚辞》和秦、汉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从民间歌谣到文人创作、从乐府歌辞到文人徒诗即“古诗”、从四言体到五言体、从骚体到七言体、从叙事诗到抒情诗的发展过程。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大约400年间,文人诗和民歌都有很大发展。文人诗方面,先后涌现出“三曹七子”、蔡琰、阮籍、嵇康、左思、陶渊明、“二谢”等一大批卓有建树的诗人,他们的创作,大大丰富了诗歌表现自我情怀的美学功能。同时,许多诗人在诗歌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面作了创新性探索,五言诗走向兴盛,七言诗渐成主流,格律诗已具雏形,从诗歌本体上为唐诗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唐朝诗歌可谓是达到鼎盛时期。其诗歌的发达,其数量之众多,内容之丰富,风格流派之多样,远远超出了任何一个朝代。而先前的一些诗歌体裁,在唐朝也得到了更好的完善。因而我国古代的诗也常用唐诗来概称。再至宋,元,明清,随着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出现,即使这些风格体裁取得如何的辉煌成就,都没有取代诗歌的地位。到近现代,新体诗脱颖而出。新体诗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特点是用白话语言写作,表现科学、民主等等的新的时代内容,打破旧诗词格律的束缚,形式上灵活自由,是现当代诗歌的主要形式。纵观历史,诗歌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抹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供参考。
3,墉怎么读
墉的拼音是yōng。 墉的繁体是墉、异体是䧡、部首土、笔画数14、部外笔画数11、语法结构左右、字级二级、造字法象形、五笔码fyvh、五行土。 基本解释: “墉”,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yōng,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中,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墉”的基本含义为城墙,如墉垣;引申含义为高墙。 字源演变: “墉”,初见于商朝甲骨文中,表示城墙,“说文古文”将台阶化作小屋窗型,大屋外加一环墙,“庸”做声符,变相形字为形声字。后来陆续在金文、楚系简帛、说文中发现,“墉”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演变而来。 墉字造句: 1、前年,贾后杀杨太后于金墉城,而贾后为恶不悛,故钟出涕,犹伤之也。 2、金墉城偏居城隅,为整个都城的制高点,俯瞰洛阳,易守难攻。 3、垣墉不毁,我知道你们人少力弱之故,现在我们特来帮助你。 4、“道德基础也,科学屋宇垣墉也”,陆教授在对唐文治校长的这一崇德的主张解读时,指出了士人在道德上的垂范作用是民族的灵魂,精神的脊梁。 5、紫薇映日焕中孚堂前集瑞霭新居垣墉已筑万年基。
4,墉怎么读 墉的读音
1、汉字:墉,拼音:yōng,部首:土。指城墙、高墙。
2、墉,城垣也。——《说文》
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易·解》
祈于四墉。——《左传·昭公十八年》
与尔监冲,以伐崇墉。——《诗·大雅·皇矣》
3、《广韵》《集韵》《韵会》馀封切,音容。《礼·王制注》小城曰墉。《易·同人》乗其墉。《诗·大雅》以伐崇墉。
5,“墉”怎么读?
yong,一声
基本字义
1. 城墙:~垣。
2. 高墙:“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
详细字义
〈名〉
1. (形声。从土,庸声。本义:城墙)
2. 同本义 [city wall]
墉,城垣也。——《说文》
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易·解》
祈于四墉。——《左传·昭公十八年》
与尔监冲,以伐崇墉。——《诗·大雅·皇矣》
3. 又如:墉基(城墙的根基);墉堞(女墙,城墙上的矮墙)
4. 高墙 [high wall]
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诗·召南·行露》
5. 又如:墉垣(墙壁);墉屋(垣墙与房舍)
6,崇墉百雉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答:一、崇墉百雉意思:形容城墙高大。
二:成语解释
崇,古国名。《国语.周语下》:“其在有虞,有崇伯鲧。”
墉,城墙;城。此处指城。《诗经.大雅.皇矣》:“与尔临冲,以伐崇墉。”
百雉: 指城墙的长度达三百丈。是春秋时国君的特权。雉,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出处】:《礼记·坊记》:“都城不过百雉。” 郑玄注:“雉,度名也,高一丈,长三丈。”《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杜预注:“一雉之墙,长三丈,高一丈。”《史记·孔子世家》:“臣无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 崇墉百雉:形容城墙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