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街口物联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围棋入门基本知识 > 围棋百科 > 正文

目录

1,初中生业余4段,想通过自学把围棋提高到5段,可以照什么书学?

初中生业余4段,想通过自学把围棋提高到5段,可以照什么书学?

业余4段的水平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了,缺乏的是思路和对战经验,建议首先多打职业棋手的棋谱(看你喜欢哪种类型的棋手了,就购买这样类型棋手的棋谱书),从中学习高手从布局到中盘最后收官运用的手法思路手筋等等,久而久之熟能生巧遇到类似棋型和局面时就能下出精彩的对局。其次就是多与高水平的棋手下棋,只有理论知识远远是不够的,必须通过实战才能真正领会所学到的棋理,也只有实战才能更加巩固和强化所学的理论知识
当然,时间允许的话在布局、中盘、收官、死活等围棋基础知识还需要不断积累和提高,尤其是最新的下棋思路和理念
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认一个业余高手或者职业棋手为老师,他能为你复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围棋的比赛规则及其下法是怎样的?拜托各位大神

围棋的棋具:棋盘、棋子、计时钟。在正规比赛中,这三样是不可缺少的,但一般的对局只需棋盘和棋子。 围棋棋盘:形状为正方形或略呈长方形的平面图,现在的棋盘为平面上面横竖各十九条平行线,构成三百六十一个交叉点。 为了便于判定棋盘上各点的位置,采用座标法进行编号,横线自上而下用汉字依次编为第一至十九路,竖线从左至右用阿拉伯数字编为第1~19路。记录、说明或教学的时候均以先竖后横的次序为准。例如:图一中的A点:5和十路交叉点;B点:10和十一路交叉点,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般的棋盘上和正式比赛中的棋盘上都没有数字标记,图一中的数字只是在棋谱中为便于说明着子点或为方便易查而标明的。 棋盘上可分为九个部分,分别称为:左上角、左下角、右上角、右下角、上边、下边、左边、右边和中腹(见图二)。 棋盘共有九个黑点,称作“星”,棋盘中心的黑点称作“天元”,“天元”并没有其他特殊意义。 棋盘上的九个部分只是大致的划分,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在这里只作笼统的说明。棋子下在星位上或天元上与棋的内容和规则都没有直接关系。“星”与“天元”只是棋盘的标位。 棋盘的每条边线叫做第一线(或一路),紧靠第一线的那条线叫第二线(二路),向中腹移动依次称为第三线(三路)、第四线(四路)…… 一般简易的棋盘可用硬纸或塑料制成,但比赛用的正规棋盘都是木料制品。 围棋的棋子:围棋的棋子分黑白两种颜色,形状为圆形。正式比赛的棋子为黑方一百八十一枚,白方一百八十枚。围棋的棋盘交叉点为三百六十一处,两色的棋子相加应该等于这个数字。 行棋规则与胜负计算 围棋的基本规则规定:对局者一方执黑子先行(让子棋除外),另一方执白子。双方轮流交替下一子到棋盘的交叉点上(已有棋子的交又点不能下子,禁着点不能下子),棋子下定后即不允许再挪动位置。这一点同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有着根本的区别。 在双方行棋的过程中,运用吃子、打劫、做活、围地等技术直至终局,所谓终局就是棋盘上每一个交叉点的归属均已完全确定下来。 围棋对局中正确的拿子方法是:用食指和中指的指尖夹住棋子,准确地将棋子轻轻放在棋盘的交叉点上。业余棋手当中,有些人习惯于用拇指和食指夹住棋子,这种姿势不正规。请看下图三: 图三、 按照行棋的规则:由黑棋先走,黑1占右上角,白2占左下角,黑3占左上角,白4占右下角,黑5攻击白4,双方一手一手地应接直至白18,这就是所谓的下围棋。参见图四: 图四、 棋局的终局胜负判定 简单地说围棋中的胜负可么概括为:谁围的地域大谁就是胜者,反之,就是败者。 围棋盘上共有361个交叉点,一盘棋的胜负就是由对局双方所占据的交叉点的多少所决定的。更精确地说就是由双方活棋所占据的地域的大小来决定的。一个交叉点为一子,每方以180又1/2子为基准数,超过此数者为胜,不足此数者为负。 一盘棋经过互相战斗,双方围住的地域已经确定,这时只要把双方活棋与活棋之间的交叉点占完(收单官),就终局,开始或者点目,或者数子,确定胜负。点目也好,数子也好,都是统一的,一般结果不会变,但要注间的是围棋和数子和点目有一定的区别。 1、数子是中国的围棋比赛时胜负判定用的规则;而数目则是日本规则和韩国规则较常用。 2、数子一般只用于终局胜负(通常只数一方和自己的归本数比较);而数目不但用于终局胜负(双方的比较),还常用于对局中的形势判断。 3、数子法是最终棋盘上的活子+围成的空一起计算;数目则是围成的空+提掉的死子+不活的死子(还没有提),1空是1目,1死子是2目。 4、采用数子法通常只数一方就可以定出胜负,而数两方就是麻烦;数目要两方数是为了比较,只数一方没法定出胜负。 5、数子不管是单方和自己的“归本数”比较分胜负,还是双方活子数比较分胜负其实是统一的,因为比较之后,如果有贴子,黑多的部分多于贴子数就胜,少于贴子数就输(不够贴子嘛),白棋相反,白少的部分不能少于黑的贴子数,少于贴子数就输,因为这时加上黑贴回的也还是不够本(归本数)。这里还要说明一点,所谓“归本数”会有变化,因为分先、让先、让子都不同;而数目则是采用数目法,黑棋终局要贴还目数,目前通常是6目半。然后黑棋减去6目半, 白棋一定要加上黑棋所贴还的目数 。最后和白棋比较,多者为胜。(也就是说数子是贴子后,单方和自己的归本数比较胜负;数目则是贴目后,黑白双方作比较)。 下面以本人下过棋局的具体例子详细介绍终局时数棋的方法如图1、所示。这是我执黑 分先 下的一局棋。图五、是这盘棋终局的图形,棋盘上所有的交叉点已被双方各自占有。怎样来计算胜负呢? 图五、 点目法:数目则是围成的空+提掉的死子+不活的死子(还没有提),1空是1目,1死子是2目。黑棋终局要贴还目数,目前通常是6目半(这里为了和数子法的统一,黑贴目7.5目)。然后黑棋减去7目半,白棋一定要加上黑棋所贴还的目数。最后和白棋比较,多者为胜。数目则是贴目后,黑白双方作比较。 图六、 点目结果(黑贴7.5目)如下: 黑棋=67目。目:63,死子4, 白棋=63.5目。目53,死子3,贴还7.5目,——黑胜3.5目 数子法: 首先把双方的死子拿掉,死子即在双方各自的包围中没有活力的棋子。 其次,把一方(其实可以任选一方)的地域用棋子填满,只要数一数,便知胜负了。 为了简明起见,一般是把小块地域填满,把大块地域做成整数,这样就不必把整个棋子都填到棋盘上了,这种整块做棋的方法,较为实用。民间对局和比赛中都采用这种方法,如图七、所示。围棋规则中规定:在361个交叉点中,谁如果所占的地域超过了180又1/2子以上谁就算胜利,现代比赛有黑贴子3又3/4的规定,所以黑地域须超过184又1/4子才算获胜。而少于这个数字就算失败。所谓黑胜几子、白胜几子就是根据这个规则来确定的。 图七、 图七、中的形状,是为了便于“做棋”而把散落的图形整齐化,左上方做了20个子,左侧做了20个子,左下方又做了20个子,右上方做了20子,右下方做了20子,中间做了20子,加起来共120个子,盘面剩下的黑子加上120个做完的“空”,就是黑子的总数,这种方法,就是实战后或比赛后,所采用的计算胜负的方法。一般的民间对弈也采用这种简便方法计算胜负。 数子结果(黑贴3又3/4子)如下: 黑=182.25子。子:186,公气:0,贴还-3.75; 归本数=181.5子,黑胜1.75子,也就是1又3/4子。 几个基本规则点 1、掌握棋子的气,——棋盘上可以连接的交叉点,也就是棋了的出路。(图中黑三角形就是各处棋子的气) 2、掌握棋子的真眼——两只真眼是活棋;(图中黑棋两只真眼,活棋,不死,周围全是白棋也不会死) 3、没有气的棋子死——立即提掉,气少的棋子死。(图中黑棋分别死2子,4子,5子,当然目前还各有1口气,但仍是死) 4、做不出两只真眼的棋子死。(图中黑棋都是死的,不用提走也是死的,终局时清除就可以啦,) 围棋对局中的“禁着点” 在围棋对局中就是不允许下棋的地方,在围棋中的正确术语叫做“禁着点”, 围棋的规则规定,有些地方是不允许下子的,也就是说被禁止下棋的地方,围棋术语也叫“禁着点”。 围棋“禁着点”主要是包括两种:第一种( 永远的“禁着点” ): 凡是要下的棋子,周围没有气,又不能吃掉对方子的地方,都叫“禁着点”。第二种 (暂时的“禁着点”) :劫争(打劫)围棋规则对打劫是这样规定的,在对局的某一方刚刚提过对方一子,而对方又可以提回一子的情况下,对方不能马上回提(是规则所不允许的,也就是另一种情况的“禁着点”,不能立即下的,可理解为暂时“禁着点”),要在别处下一手棋,迫使对方也跟着在别处下一手棋,然后才能回提。 要注意的是:有的“交叉点”,谁也不会去下,谁下谁吃亏就是不能下的地方,。所谓“不能下”或“禁着点”的意义是相对的,作为对局的一方若在不能下的地方内下子,没有任何意义,或是吃亏或是受损,“不能下”或是“不会先下”是允许下,但不下,这个问题主要表现是在“双活”的部分,当然不是你这个问题所要问的,我只略作说明强调以便于你更好学习和理解。 第一种:永远的“禁着点” 图一:八个黑子围住中间的一个交叉点A,在这个交叉点上下黑子就可以,而下白子则不可以,A点就是白棋的“禁着点”,因为要下的子周围没有使白棋生存的“气”,也不能提掉黑棋。 图二也是一样,在A点上下白子可以,而下黑子则不行,也就是说是黑棋的“禁着点”,因为要下的子周围没有使黑棋生存的“气”,也不能提掉白棋。 图一 图二 图三:A点白子不能下,这就是白棋的“禁着点”,黑子可以吃掉白三子,黑能下。 图四:此情况有些特别,黑方是不能下在A位的,这等于“自杀”或“自拔”,是黑的“禁着点”,而白方下在A位,就可以非常痛快地吃掉黑棋两个子。所以说,“禁着点”是针对某一方来说的。 图三 图四 图五:这又是一个典型例子,在这个图形中虽超出了“禁着点”的范围,但这个图形有讲解的必要。如图所示:B点若黑棋占领,白棋▲五子就被吃掉了。所以B点是可以下子的。如果B点白棋占领,也是没有用的,黑方可以在A点把白方的所有棋子都吃掉,图五和图六讲的都是一个道理。 图五 图六 第二种:劫争(打劫)(暂时的“禁着点”) 不论下的水平如何,如果不懂得“打劫”,那么对局就要中断,据统计,每十盘棋中有七盘棋离不开“打劫”,而初学者大多喜爱激烈的攻防战斗,几乎是盘盘有“打劫”。 那么,什么是“劫”呢? 图1:双方战斗十分激烈,形成犬牙交错的局面,黑白双方都把对方的棋子围住,这种局面如果轮白下,可以在A位吃掉黑一子;如果轮黑下,可以在B位吃掉白子,此时此刻轮到白棋下子。 图2:白方在上图A位处吃了黑子,解除了黑方的手段,但是,黑似乎也可以在本图B位再吃回白子,白又可以吃黑,双方如果这样轮流下去,棋局便无法进行了……。怎么办呢? 围棋规则对打劫是这样规定的,在对局的某一方刚刚提过对方一子,而对方又可以提回一子的情况下,对方不能马上回提,要在别处下一手棋,使对方也跟着在别处下一手棋,然后才能回提。 1、 2、 图3:这是最简单的“劫”,也叫“单片劫”,其价值比较小。但是“劫”的内容繁多,其表现形式多样,有的相当复杂,高段棋手也为之“头痛”。在本课中只做简单介绍,但要求读者一定要重视它。 图4:同图三的形式都是打劫,双方都在争夺A点,但两图的内容却不一样。图四中的A处关系太大了,若黑“劫”胜了,可在B处吃白两子,如白胜了,可在B处吃黑一子,来回的出入是很大的。 3、 4、 图5:“劫”的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此图中A位也能产生“劫”。 图6:中A位的争夺,关系到死活,A点对于白棋,事关重大。 5、 6、 图7:这场劫争相当激烈,黑方1位提掉了白子,白三子四分五裂,处于危险状态。白走在2位“寻劫”,黑方怎么办呢?如在A位“消劫”,白方8位打吃,黑右边损失是很大的。因此,黑棋走3位,白方走4位又提回“劫”,黑5位“断”,要吃右边的棋。白6并不同意这种交换,黑7又提回“劫”,白8打吃二子,黑9“拐”下来,白10位“提劫”,黑11又“寻劫”,白12打吃黑两子,黑13提回劫,白14吃提5、11两个黑子,黑方15位“消劫”。 这是初学者打劫的实战例子,当然,在打劫中作为“开劫”的一方要算好劫材,做为“应劫”的一方也要取得一定的实利而“打劫”。在“打劫”的过程中避免使用吃亏的劫材是十分重要的。 图8:围绕着“劫”的争夺,双方绞尽脑汁。黑1“提劫”,想吃掉白方五子,白2从上方企图连络救援,黑下在3位态度十分坚决,切断了白的退路。白4又“提劫”,黑5冲,着法严厉!白6挡住,黑7“提劫”,白8冲,黑9挡,白棋实在没有适当的“劫材”,就在此处断掉。黑方终于打胜了“劫”,在11位“消劫”。白12在此处断吃黑棋的两个子。在这里的战斗暂不去评论,但可以看到黑棋要吃掉白方五子的决心,从“打劫”的角度讲,是成功的。 7、 8、 综上所说的几种情况,打劫主要是看价值的大小,然后有所选择。 围棋规则对打劫是这样规定的,在对局的某一方刚刚提过对方一子,而对方又可以提回一子的情况下,对方不能马上回提(是规则所不允许的,也就是另一种情况的“禁着点”),要在别处下一手棋,迫使对方也跟着在别处下一手棋,然后才能回提。要消劫通常大的力争打胜,小的不要也罢。

3,初学围棋

1、学习围棋的比较好的顺序应该是规则、吃子、死活、布局、对杀、手筋、官子、打入与攻防。。。。。。
关键是按照计算能力循序渐进。逐步吸收新的知识,一开始学定式是错误的。
2、边下棋边学习,但不要急着学习高深的知识,由浅入深,找合适的看得懂的书。
3、QQ游戏九路小棋盘,等到水平涨了再去19路。
4、小棋盘前期是有用的。水平不到,大棋盘看不过来,小棋盘有助于初学者练习局部计算能力。而今后用到大棋盘,虽然要照顾全局,局部计算是基本功。
5、STONEBASE
6、同3。一开始会输得多,等到等级降了,水平就接近了。
7、初学者的书,书店里应该都有。找本自己看得懂的就行。视频没有合适初学者的,看了用处不大。
8、暂时不要,具备一定的棋力,去看看有助于提高大局。但总归要以自己练习为主。

不能意会高手的棋非常正常。水平相差2段以上,下出来的棋就完全不同。最重要的是要根据自己的水平,学习自己能理解的知识。如果什么东东理解不了,那学了也是白学。这就是死背定式的坏处,学到后来,自己都不会思考了。

另外养成思考的习惯是很重要的。围棋靠的是计算,什么东东都要靠计算来实现。在做题和下棋时,要注意不但要考虑到自己该怎么办,而且对手对你的招法有什么办法,我是不是能够很好的应付他。这样就能够锻炼自己的计算能力。这就为今后学到更多的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所以学棋有定论的就是做死活题是长棋的最好的办法。
如果嫌麻烦,就多下棋。初棋多下棋,在游戏中轻轻松松提高棋力。提高到一定的阶段,再想涨棋,就必须多做死活题了。

本人围棋教师。一般学棋一年孩子上二段。成人如果花同样的时间,应该能够更好。

4,围棋学习的步骤是什么呢?

如果有条件的话,跟着外面的班上课
如果没条件的话,那就自己在家先看视频讲解,然后自己去看看书,当然不能一味的闭门造车,时不时地要去网上下两盘棋,加以应征自己的行棋思路
一味的看书或者一味的下棋都不对,实践很重要,之后的自己一个人复盘更加重要!我的老师在我初学的时候要求我没一盘棋都要复出来!如果你觉得复不出来,那就说明你下的太快了,因为每一步棋无论你下还是对方下都是有考虑在里头的,你在下棋时候考虑过你就会记得。
至于看书的顺序,还是死活题基础一些,然后再是手筋,手筋走多了其实你会熟悉那种玄妙的点的走位,以后自然而然就会下出手筋来了
希望对你有帮助!~O(∩_∩)O~

5,围棋入门以后在怎么学啊?

刚看完入门的书,只能说了解了围棋规则,还不能算入门。要达到入门至少在网上要达到4级左右才能算入门了。提高的方法:
1、一定要记几个常用简单定式,比如星位的小飞挂-小飞应;小飞挂一间低夹,小目一间高挂托退、小目一间高挂一间低夹。
2、去网上练棋了,最好注册18级的,要不然死的很难看,还没法提高。
3、平时再看看入门的死活练习和初级手筋。
4、身边有围棋爱好者,可以让他帮你复盘,就是给你简单讲解一下你下过的棋(这个是提高的最佳和最快的手段)。

6,自学围棋的步骤和方法?

自学围棋的步骤 第一步骤:死活 学习死活,就是掌握如何在硝烟四起的棋盘上,将自己的部队获得安定,给对手冒然闯入的不速之客予以痛击。死活乃最最基础的求生之道,也是捕获猎物获取美餐的丛林技巧。多做死活题,勤加练习,便能很快地培养计算能力,养成一种走一步想几步的好习惯。 第二步骤:子效 围棋是道家的产物,围棋的棋子,仅仅只有黑白两种,正可谓一阴一阳之谓道。棋盘上的棋子,黑白双方对立,共存,共同发展。每颗棋子都长得一模一样,棋盘上每颗棋子所发挥的效能也不尽相同。双方下棋,一人一手棋,为何上手能赢下手,归根结底就是,上手的行棋效率高。我们将每颗子在棋盘上所产生的效能,称为“子效”。在走完每一个局部,都习惯性地思考,做子效分析,在不知不觉中,分析能力可获很大的提升,棋力在不断分析中自然提升。 第三步骤:棋形 棋形就是在围棋世界中的建筑学,结构学,美学。棋盘上简单的2颗棋子,就能组成最基本的棋形,因此,简单棋形的掌握,也是下好围棋的基本要素。但是棋形是千变万化的,牵涉到死活、厚薄、轻重、子效、对杀、全局配置等方方面面,每进步到一个阶段,便会对各种棋形有新的理解。 第四步骤:官子 围棋从序盘,到中盘(攻防战斗),到终盘(收官),形成一个完整的棋局。序盘比较抽象,对于初学的人来说,比较难理解,需要循序渐进地来学习。中盘战斗比较复杂,变化无穷,当然乐趣横生。而官子,是实实在在的,可以数字化的。收官子,就是打扫战场,在双方中盘战斗以后,将各方的地盘边界划分清楚的棋局最后步骤。官子注重计算,就是每一手棋的价值究竟是几目。正确的收官与错误的收官,出入往往在20目以上,有时甚至更多,因此,官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五步骤:定式 定式多为棋盘角部向边上发展而衍生的变化,是古今中外对弈者不断实践而形成的局部黑白双方最佳应对手法。学习定式,就是学习手筋、棋形、攻防等最佳学习手段。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定式可谓层出不穷,既是棋手殚尽竭虑、苦思冥想的产物,也是围棋国粹历经千年的智慧沉淀。目前定式已有上万种变化,我们学习定式,当然不能死记硬背,在熟悉基本的定式,在理解定式的基础上,活学活用,能够根据棋理和计算去应付自己不熟悉的变化。 第六步骤:手筋 手筋是源于日本的围棋术语,即为“妙手”的意思。手筋多出现在双方接触战时,手筋的种类繁多,有整形手筋、腾挪手筋、攻杀手筋、弃子手筋、争先手筋…… 并且,手筋有时不只是一手棋为妙手,连续完美连贯的好手(组合拳),也可称为手筋。多做手筋题,会在战斗中增强力量,增加各式各样的手段,对于围棋的棋形有更深入的理解,更可领略围棋艺术的妙趣所在。 第七步骤:攻防技巧 围棋的最终目的,就是围地盘,只要终盘时,我的地盘比对手多,我就是这盘棋的赢家。在围棋世界中,黑白双方在经过短暂的几十手棋的布阵以后,就开始进入中盘战斗,甚至没有布局就进入中盘战斗的棋局,也很多。有战斗,就有攻防,而攻防的目地,一直是围绕着抢占地盘而展开的。增强攻防战术和技巧最好的方法有三种:1、多看高手的棋谱 2、自己的棋谱寻求教练有针对性的指点 3、增加实战训练。 第八步骤:形势判断 这个步骤,完整得说,是须掌握形势判断+制定计划与方案。形势判断是在敌我双方某一局部战斗告一段落以后,对当前的整体局面进行分析,评估当前双方的实地目数,外势的潜力,弄清自己形势是处于优势还是劣势,并制定下一步作战方案。每盘棋通常需要多次的形势判断,新的作战方案一定要基于当前的形势判断来制定。 值得注意的是,当下很多人,在对弈期间,都不做形势判断,因而缺乏思想性,行棋目的不明确。这样经常造成明明赢的棋却拿不下,而明明劣势的棋却最后安乐死的情况。判断+计划,在我们处理学习、工作、生活各种事务时经常涉及的思维习惯,经常作形势判断的孩子,大局观清晰,做事有条理,且能够灵活应对当今日新月异的变化节奏。 第九步骤:布局构思 我们将棋局刚刚开始,双方排兵布阵,抢占大场的阶段,称为布局。布局是在中盘战斗之前,此阶段虽然没有激烈的战斗,却是极为重要的时刻。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布局的优劣,往往可以主宰整盘棋的输赢,因为在布局阶段,每一手棋都是价值连城,不得有半点马虎。布局讲究的是抢占大场,弃子争先,正确的行棋方向,良好的大局配置,舒展的棋形结构…… 第十步骤:棋理推究 古人说,“棋如人生,人生如棋”,“ 善弈者,通情达理之人也”。此话也不假,很难想象一个不懂道理之人,在棋中能有何等造诣。因此,通棋理,学做人,相辅相成。学棋之人多儒雅,究其原因,是围棋告诉了他更多人生的道理和哲学。在我们学棋过程中,我们应该将每一个棋理,结合生活的道理,故事,自己去探究。棋理通了,不仅棋力增长,生活中的阅历丰富了,反过来又能增进棋艺,两者相辅相成,受益终身。 围棋自学的方法 1、第一眼看到题目,首先在脑子里过目,不要直接摆放在棋盘上,看看有没有和之前学到过的相类似的棋形,先在脑子里心算看看能否找到正确答案; 2、眼位:做死活题必须要有足够的眼位和空间,一般来说所围住的交叉点(也就是自身棋形所具有的空)要有六个或者六个以上才能确保活棋,当然特殊棋形除外。所以当我们棋面临做活的时候,首先要去尽量扩充自己的地盘;反之如果是杀棋的话,要去尽量从外侧或在对方棋形之内通过断、扑等手段压缩对方的地盘,让对方不具备活棋所拥有的空间;其次要思考的是如何才能扩充自己或压缩对方的地盘呢?首先是自己的棋向外扩展或阻止对方的棋向外延伸; 3、要点:如果眼位并不是很充分的时候,比如一补就活,一点就死的棋形,还必须占据活棋的要点; 4、如果当棋形比较复杂,一眼发现不了要点的时候,就观察对方或己方棋形有什么缺陷?比如自身或对方棋形有没有气紧或断点等问题,从而通过弥补乙方或对方弱点去做活或杀棋; 5、采用具体的技术手段去做活或杀棋:比如利用断、立、扑、挖、拐、长、板、一2路妙手等更好的实施在棋形上; 6、排除法:做死活题其实并不是很难,因为可以选择点是有限的,不象布局可以选择的地方很多,从而难以判断。每选择一步走法,不断站在己方和对方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从而不断验证或推翻自己之前的手段,之后必会找到正确答案。